第73章 工坊正式开工
好那你想报仇吗?为你娘和你几个姐姐妹妹,以及你自己,为你一家人报仇。”姜清宁最后问了一句。
这一次,陈明轩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
“我可以送你去书院读书,等你考上了官,你就有能力去报仇了,但是这仇你打算怎么报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姜清宁淡淡地说。
“姜婶子放心,我的仇不会牵连姜婶子的。”陈明轩自然听出来姜清宁的弦外之音,立马向姜清宁保证。
“好,既然你住在我家,便以我义子的身份去书院吧,至于你妹妹,就留在这里吧,正好我小女儿也需要一个玩伴。”
事情就这么决定了,姜清宁这么做也实在是因为这陈明轩也太惨了,他的遭遇听了简直让人咂舌,她以为王娟娘就已经够坏了,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恶毒的人。
瞬间前世看过的许多逆袭小说都用了出来,她原本以为那些小说都是瞎写的,没想到她在这古代还真见识到了。
那按照小说剧情来推演的话,这陈明轩后期肯定会强大起来,迟早都是会报仇的,那她还不如拉他一把,起码以后这人成长起来之后还会记得她的恩情。
当然姜清宁不可能完全相信这个陈明轩,所以她留下了他妹妹。
陈明轩此时对姜清宁充满了感激,当时在牙行,根本没有有人在乎他们兄妹的死活,但是姜清宁站出来了,及时送他妹妹去医馆救治。
从那时起,陈明轩便特别感激姜清宁,如今姜清宁还愿意把他送去学堂,让他走科举来报仇,他都不知该如何感谢姜清宁。
当下便跪在地上,咚咚咚给姜清宁磕了三个响头,“多谢姜婶子,姜婶子的恩情,明轩会铭记一辈子!”
“起来吧。”姜清宁很是不习惯动不动就跪下磕头的这些规矩,上前扶起了陈明轩。
这时一直昏迷的小女孩醒了过来,她慢慢地从屋里走出来,揉了揉眼睛便看见陈明轩和姜清宁在说话,“三哥,我们是在哪里呀?”
“欢儿,你终于醒了!”陈明轩见陈欢醒了,瞬间就跑了过去抱着她。
然后兄妹二人又寒暄了一会儿,陈明轩就将姜清宁把他们买回来的事情同她讲了一遍。
“多谢姜婶子救命之恩。”陈欢虽然才五岁,但是已经清楚不少事情了,当下便对姜清宁道谢。
“行了,你才刚醒,肚子饿不饿?快吃点东西来。”姜清宁冲陈欢招了招手,陈欢看了眼陈明轩,见陈明轩点头,便走进了姜清宁。
姜清宁给她盛了一碗汤还给了她一个馒头,陈欢道了谢便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才五岁的一个小女孩儿竟连喝了两大碗粥,要不是饿极了,怕是一碗都吃不完吧。
等家里都收拾完了,姜清宁便去工坊那边看看盖的儿怎么样了。
如今工坊已经完成了七座房子的工程,只剩下三座房子和一个大库房,姜清宁估摸着再有个七八日,这工坊便可以上梁了。
屋梁还是周老爷子和周北禾亲自上山挑选的,如今已经找够十根房梁了,只剩下那个大库房的房梁。
因为库房占地面积大,找不到那么大的树木。所以姜清宁便把屋顶分成了好几个,这样用好几个房梁来撑便简单多了,但里面的空间却是没有变化的。
姜清宁见工坊的进度不错,便安心地回去设计胭脂铺子的装修图纸了。
这里是古代,所以装修不能按照现代的方式来,那样会显得不伦不类,更何况这古代也做不出那种架子来。
于是姜清宁苦思冥想,便将胭脂铺子分成三个区域,分别是脂粉区,护肤区和口脂区,虽然古代的装修风格跟现代不一样,但是分区却是可以的。
研究了一天,姜清宁终于将最终版本给敲定下来,隔日便开始找人装修起来,周老爷子做的木架子早就做完了,当即就被姜清宁给拉到铺子里去了。
虽然拉过去了,但是却在后面的小院子里放着,因为铺子里面姜清宁要从内而外的从新开始装修,先是墙壁,上面都安上了周老爷子做的木板,并且还是刻了花纹的,看起来很是美观。
然后地板还要从新来铺,还有其他的一些装饰,都需要时间来安装。
转眼间,工坊便完工了,工人们盖完了工坊,姜清宁便给他们结工钱,并且还一人给送了一斤糕点。
结工钱可真是件累差事,姜清宁和周怀瑾两个人一起来结算,都结算了一个多时辰。
下午姜清宁好好休息休息,明天可就要忙起来了。
工坊盖好了,招到的员工也要开始工作了,姜清宁安排人将每个车间的东西都摆放好,库房里面的架子也一并摆了进去。
然后员工们便来报道了,第一个来的便是春花,因为之前姜清宁帮助她一回,她没有被卖掉,所以她特别感激姜清宁,早早的就等着了。
然后陆陆续续的差不多也到齐了,此时姜清宁也吃完了早饭,便来到工坊开始告诉大家工作内容。
员工们按照分好的名字去到了自己相应的车间,前面几道程序比较简单,就是捣碎药材,然后蒸煮什么的,等到后面便开始要按比例调和。
这种技术活,姜清宁就教得比较细致,直至每个人都熟悉自己的工作,能够熟练地动作,姜清宁这才放心地回去。
工坊正式开始生产,生产初期成品不多,所以这些货便被存放在库房里。
第一天成产出三十瓶粉底液,二十个口脂,三十瓶爽肤水,十瓶祛痘膏,一百个肥皂。
姜清宁清点完库存,这个效率还算可以了,毕竟现在的员工人数只有五十人,看着不少,但是他们都被分配在不同的车间,平均一个车间只有五个人。
不过姜清宁对这个效率还算满意,尤其是肥皂,仅仅头一天就生产了一百个出来,可见其效率之高,看来将肥皂列入生产列表这个决定,姜清宁做得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