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644章 朱高炽布局的未来

  山区不一定有矿,但矿一般在山区。

  砺山就有矿,并且有大量的矿,是高丽南部少数的矿产地区,很早的时候,就有记载,人们发现这里的露天矿,被人们所使用。

  流民军吸收了矿工,他们很快放弃了矿区,摧毁了矿区里,南王好不容易从大明引进的抽水用蒸汽机,以及其他的设备。

  高丽南部的矿业基地,一朝化为乌有。

  南王顾不上心疼,十余万大军,除了留守地方外的,能调动的也就五六万,还是消耗了他多年来的积蓄,而两万南军的崩溃,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两万的士兵。

  除了流民军死灰复燃,并且更加的士气高涨,原本围困流民军残部的三万大军也受到了影响,士气大跌,甚至不愿意再打仗,吵着要军饷和军粮。

  短短的两个月里,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流民军与高丽南军的战略态势发生了转变,各地的城池不敢开城门,地方的军队也不敢出动。

  流民军往四面八方流窜,不但没有抵抗,还有大量的人口加入他们,势力滚雪球一般的扩大。

  “他们弱小的时候抱团,占据了优势后,那些原本紧密合作的贼首们,互相提防了起来,甚至还发生了冲突,成为了仇人。”

  两名锦衣卫大挡带回来高丽南部的消息。

  朱高炽留在平安都司三个月了,原本的计划里,他现在应该已经进入了奴儿干都司,接见都司里由朝廷任命的流官与各部土官。

  高丽南部的流民之事不是突然发生,很早的时候,高丽南部就有了大量的流民,流民们从开始的偷鸡摸狗,被地方兵差捉拿,一步步走到举兵造反。

  但是没有人想到,形势发展的会这么快,也超过了朱高炽的预料。

  自古以来,流民起义,如果是指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那中国真符合的也就刘邦和朱元璋,不多,李自成黄巢都很快失败了。

  欧洲也有很多流民起义,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犹如刘邦朱元璋这样的成功模板,欧洲保持的封建贵族农奴制度,让地方上的流民并没有壮大的契机,各地的人口无法流动,则无法窜连起来。

  所以流民起义虽然很多,能成气候的极少,没有人会认为高丽能被流民起义推翻,朱高炽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底层有太多的短板,具备成功的要素太少。

  借鉴历史,朱高炽忽视了这次的流民起义,以为不过是历史里的一朵浪,现在回头想来,其实并不同。

  高丽的官方势力,被大明压榨的太狠了,导致高丽的正规军,无法及时扑灭流民军,加上自身的崩溃,给了流民军成气候的机会。

  “臣认为现在的局势很明朗,首先不给高丽国王机会,汉城方面保持原样,其次联络高丽右军节制使,答应高丽总督府的要求,放开对大明商人们的限制,最后同时联络几支大的贼军寇首,如果高丽右军节制使死不悔改,我们可以试着拉拢贼军。”

  姜宾知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言语里,很是照顾太子殿下的颜面。高丽的流民军,在大明文武的口中被称为贼军,完全是站在皇室的角度考虑。

  朱高炽不是很在意这些说法,来自于自身的底气所在。

  “其实我更希望维持原来的局面,并不是因为流民推翻高丽王室的原因,而是无论高丽国王,又或者高丽南王,我们知根知底,哪怕高丽南王对我们有警惕,可仍然容易控制。”

  “流民军不同了,他们的脾气难以捉摸,讲道理可能行不通,会增加我们控制高丽的成本,甚至与我们为敌,发生直接的战争。”

  朱高炽解释了一番。

  太子殿下的理由很有说服力,姜宾知也沉思了起来。

  高丽南王也就是高丽右军节制使,的确因为他的原因,让高丽总督府的影响力,不容易涉及高丽南部地区,可总体上还是维持了和睦。

  说来说去还是管理成本,目前的管理成本虽然高,可是能接受,怕的是流民得势后,无法保持旧有的局面,破坏大明在高丽的利益。

  “太子殿下有何建议?”姜宾知诚心问道。

  姜宾知的态度,不如国内传统老官员们的恭谦,朱高炽没有在意。

  既然讲究规矩,习惯了新规矩的新时代的文人们是不同的表象,那些从新气象新社会风气里成长起来的文人们,也会当做理所当然,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

  就像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而已,一百年前的百姓们对官员的态度,和一百年后的百姓们对官员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完全是两个世界。

  大明立国五十年,工业化社会发展了二十余年,不光是人们的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增长,社会的风气也极大的扭转,学校出来的学生们,每个人脸上充满了自信,走向各个岗位,奔赴时代下的红利里所包含的大前程。

  朱高炽没有

  太子殿下的行为,让厅内的文武们,纷纷望了过去,偌大的奴儿干都司。

  奴儿干都司的范围,至少舆图上的范围,每过几年都在扩大,一直扩大到了苦兀岛,也就是库页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土地,后来随着国力的衰退,被列强分割了出去。

  每年的探测队在极端的环境下一直往北,通过物资与遇到的部落交换,并且聘请向导,随着探测队的脚步,奴儿干都司的舆图也越来越大。

  东北是一块未开发的地区,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靠的是百姓们勤劳的双手,以及后世的组织力,万众一心所建造出来的。

  大明在辽东的人口也才刚突破两百万,连辽东都未开发完,更不提环境恶劣的奴儿干,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冰雪覆盖。

  越往北的方向,冰雪覆盖的时间越长,并不利于人类繁衍的环境,导致这片地区的人口非常非常的少,至少古代如此。

  当下的大明舆图并不如后世完整的世界地图,但是朱高炽深知,在那些未探测到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中国到美洲,光直线航线的距离就比欧洲到美洲多出了三倍,而且还是广阔的太平洋,欧洲可以抵达气候更好的地区,而中国抵达的是寒冷的地区,并且有美洲东部的山脉阻挡,难度高了十倍不止。

  所以大明想要抵达美洲,排出千辛万苦,不考虑其余的方面,可以借鉴的有两条路,一条摹仿西班牙的大帆船航线,一条是模仿俄国抵达美洲的脚步。

  西班牙跨越太平洋的大帆船贸易航线,因为距离和大洋风险的原因,船只的沉没率非常的高,也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国运不能持久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队如果哪个船队几条船回来一半,他们就有可观的利润可分,如果大部分商船沉没了或者被海盗抢了,那么投资人可能就会血本无归。

  高昂的沉没率,让船队商人们没有能力在全球各地建商埠造码头,所以他们的很多生意都是一锤子买卖,高频繁的死亡率,更让两国后继无力。

  那为什么如此高的死亡率,荷兰与西班牙仍然兴起了世界海运呢,甚至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比如荷兰。

  荷兰地处寒冷地区,人们必须非常勤劳才能生产和制造出足够的东西来养活自己。

  鲱鱼的捕捞每年只有一次,虽然可以捕捞一千万公斤,但也就是人均十公斤左右,不仅养不活整个地区的百姓,甚至连养活渔民自己都成问题。

  荷兰的大部分渔民想到的就是利用他们的渔船给欧洲其他地区运输货物,才逐渐有了后来的荷兰人“海上马车夫”的名声。

  这就与中国北部的游牧民族,为什么冒着综合下来,高额的死亡率,也要不停南下的原因一样的道理。

  西班牙的大帆船贸易是奢侈品的高利润商业航线,每年的船只最高时维持二十到三十艘,因为极高的商业利益,哪怕沉没率高,仍然维持了航线的贸易利益。

  而他们本国在美洲的维持和殖民人口,是通过大西洋,并不是太平洋,所以西班牙的大帆船商业航线,当下无法承载大规模移民。

  除非不顾百姓的死亡,运输一百万的移民去新大陆,在大海上死亡五十万甚至更多,每次的航行,做好沉没一半船只的准备。

  这还是建立在西班牙探索到了完整的航线上的基础,朱高炽不敢把百姓的生命视作游戏,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无法达到朱高炽的要求。

  那么能不能模仿俄国呢。

  俄国在美洲的失败,并不主要是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原因,虽然这条道路也不好走,可是比较起太平洋,如果能成功,可以成为大规模移民的通道。

  俄国的白令率舰队,大致顺着最初人类迁徙到美洲的路线,代表俄国人抵达了美洲,不过那里全都是杳无人烟的荒野,地面上分布着冻土和乱石,并没有适宜耕种和定居的土地。

  将近六十年的时间里,俄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抵达美洲的时间太晚,最后一个抵达美洲的开拓势力,他们无法获得更好的土地,加上西方各国对俄国的恐惧,被各国放下各自的矛盾,联合驱逐并打压俄国,常年的受到阻挡才导致俄国在美洲的失败。

  但是如今不同,大明只要抵达了美洲,前期大量投入,在当地建造了船厂,就可以沿海岸航行,抵达富裕的地区,成为大规模移民的大型补给点。

  虽然也很辛苦,遇到的困难会有很多,但是能在保障百姓人生安全的局面下,达到大规模移民,并开发的效果,最重要的是现在的美洲可没有殖民者。

  美洲的土著们大多也很友好,西方的殖民者能在美洲落脚,离不开当地土著的帮助,如果不是当地土著们的救治和补给,西方的殖民者早就饿死病死了。

  大明人只要与那些和平的部落和睦相处,为他们带去贸易,就能获得他们的友谊,一起抵抗态度恶劣的部落。土著们当然也有坏的,可是在西方长期的宣传下,人们旧有的印象中,土著总体上都是很野蛮,杀人不眨眼的大恶魔。

  如果大明在新大陆扎下了根,靠着先手布局的优势,多年后就算西方人也来到了新大陆,也很容易被大明人驱赶出去。

  那么开拓东北和远东,甚至修建铁道,光靠目前的阉工数量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廉价劳动力,大量的牺牲下,才有可能在当下的时代,修建一条铁道出来。

  犹如秦朝时期修建的长城,技术不够,人力来凑。

  修建西部七省的铁道,如果是为了安稳西部,解决战俘问题,扩充大明人口,修建南洋铁道是为了开发南洋,前者与后者都有利润可图,时间上的跨度也不会太远,很快就可以回血,那么修建奴儿干都司的铁道,则是一项长期不能带来收益的亏损工程,注定了需要大明长期大量投入和承担。

  那么使用国内工人,每个人十八元的月钱,良好的社会福利和待遇种种,还吸引不了多少人,国内也承担不起,并且会带来大量伤亡。

  建造奴儿干铁道的成本必须要压下来,才能满足自己计划里的需求。

  朱高炽收回了视线。

  自己这回巡视东北的时间这么久,就是要实地考察,为日后的项目启动奠基,放开阉工的使用规定,同样是个准备工作。

  光靠阉工的数量是不行的,数十万的阉工听起来很多,但是大明的技术不够啊,不如十九世纪的美国,唯一能比的是大明的农业技术。

  这是中国古代的优势,哪怕后世西方人的游戏里,游戏里中国文明的特技也是粮食高产。

  所以满足一百万,甚至更多修建奴儿干铁道人口所需要的粮食,当下的大明拿得出来,除了国内的粮食,还有南洋的粮食,可以通过国内的铁道,低成本的运输到东北。

  南洋的气候环境,加上大明人的农业生产技术,是大明不缺粮食的底气,哪怕还没有获得美洲的高产农作物。

  既然阉工可能不够,那就加上高丽。

  谁让高丽自己内战起来了呢,否则高丽稳定的情形下,也只能满足大明商行在高丽的人力需求,至于从南洋调人到奴儿干,不是朱高炽不愿意做,而是死亡率太高。

  高丽人和倭国人都耐寒,修建奴儿干铁道最好的人力,又有辽东使用阉工二十年之久,具备极其成熟的管理体系,这岂不是天时地利人和?

  金州的工业,北平的工业,加上奴儿干都司的河流运输,前期所需要的运输工业物资都具备了条件。历史上,洪武朝使用的是奴儿干的河流,建设了吉林船厂,通过各江与奴儿干各卫进行补给。

  天气寒冷,有“不怕”冷的高丽和倭国人。

  前期道路不畅有高度发达的江河。

  最主要的是粮食富裕。

  朱高炽拿定了主意,多余的粮食,因为保存期不长的原因,留在仓库里也是腐烂,把粮食拿出来消耗,不光不浪费粮食,又为大明的未来提供了光明的道路。

  “高丽流民遍地,民不聊生,太不文明了,作为上国,大明不能袖手旁观,坐视无辜百姓惨死,所以大明必须要伸手。”

  朱高炽缓缓的说道。

  一旁的朱高燧牙酸了起来,他跟大哥一起长大,大哥什么为人性格,他难道还能不清楚,大哥说的话要反着听。

  不了解大哥的人,会因为大哥左一个道德,右一个文明,被忽悠的晕头转向,真要是信了大哥的那一套,下场绝对会很惨。

  可奇了怪啦,人们还就被大哥迷惑的五迷三道,一直没有人反思。

  姜宾知没有朱高燧的想法,大明就是这么文明,太子殿下说的没错,静静的等着太子殿下的下文。

  “我准备成立奴儿干铁道工程部,以工赈灾的方式,从高丽吸收流民,在奴儿干修建铁道,促进奴儿干的开发工程,各得其利。”

  以工赈灾可不是美国发明的,中古自古就有。

  在《管子·乘马数》一书中,就有管仲对于国家遇有大旱大涝之灾的言论:“若岁凶旱水泆,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者为庸。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策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遇上大旱大涝的灾年,百姓流离失所无法务农,生计没有着落,则可以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楼台,雇佣那些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猪狗都养不起的穷人以做工为生。

  所以有的时候,修建宫室台榭,不是为了君王观赏享乐,而是实行国家投入建设以恢复民生的经济政策。

  这就是后来所谓工赈的办法。

  由于其具有“一石三鸟”之效,在灾荒赈济或公共事务中具有节省政府财政支出,防止凶年流民盗贼产生等好处,为统治者所青睐。

  不过呢,首先是经济要稳定,否则就算知道做法,官府也承担不起,所以王朝末期,因为经济崩溃,导致有工赈的办法,也无法解决流民的问题。

  姜宾知眼睛一亮,太子殿下的法子,非常符合他的心意。

  “高丽南王经过这次的灾难,巨大的打击下,很难再保持原来的态度,就算想要坚持也无能为力,臣认为可以联络南王,由大明商人们出手招募所有的流民,断绝流民军的根基。”

  “大明商人们也能借助这个机会,加强他们在高丽南部的影响力,朝廷不但保持了高丽的局面,不让高丽南部因为流民军自立,有脱离朝廷控制的态势,又能稳固大明在奴儿干的基础,可谓是一举三得。”

  果然是聪明人,与聪明人说话很轻松,朱高炽露出赞赏的眼神。

  原来的高丽都督谢贵病逝了,协守兵团解散,如今的高丽都督是周兴,原广宁的将领,朱棣还是燕王时,因为争夺辽东的军权,发生过冲突,曾登门王府,后来彻底归服。

  周兴得到了朱高炽的旨意,带着三千大明士兵,与大明武官指挥的一万高丽中军,控制住了京畿道和江原道的最南部地区,不让流民窜入。

  高丽国王李芳果也见到了大明的使臣,得知太子殿下的决定,要帮助高丽的宗室。

  李芳果虽然痛恨李芳远,可也不愿意流民打败了弟弟,流民给了弟弟大的教训,李芳果很满意,可要是流民打败了弟弟,并获得了三道,就该李芳果坐立不安。

  既然大明支持高丽宗室,李芳果全力支持,可是晚上又睡不着觉,担心大明会不会与弟弟和好,威胁到自己的王位,又忧虑了起来。

  李芳远也很快见到了大明的商人们,他们带来了太子殿下的要求,李芳远的地盘,一半失去了秩序,特别是军事重地茂朱的失陷。

  不光忠清道的粮食运不来,现在连庆尚道的粮食也被阻断了,又担心两地的粮草落入流民军手中,越发壮大了他们的实力。

  因为欠缺粮草,手里的军心不稳,无法集结兵力,焦头烂额的李芳远,无能为力之下,只能答应大明商人们的要求。

  高丽最有粮食的不是地方的两班阶级,而是大明的商人们。

  大明商人们高兴的支援李芳远两万石的粮草,解决了李芳远当下的急迫,李芳远得到了粮草,立刻向军士们补发了部分的军粮,暂时压下军队的不稳。

  不久后,高丽南部秩序稳定的地方,大明各大商行不限量的招人,提出了一日三餐的口号,吸引了大量的贫民加入。

  永乐十二年九月。

  高丽南军毕竟是正规军,组织力高,不是短期的流民军可比,南军故意退败,先败后胜,攻克了流民军,取得了大胜,扭转了高丽南部的局势。

  朝廷大军节节胜利,而流民逃亡越来越多的局面下,流民军土崩瓦解,最后被围困回砺山,这次没有了意外。

  此时朱高炽,早已离开平安都司两个月之久,去了奴儿干都司,接见了各地上百位大明的土官们,达成了许多的一致。

  修建铁道的前提是稳定。

  无论是塞南行省,又或者塞北地区,还是交趾,西部七省,南洋等,皆是先稳定后修建。

  南洋除了老挝等地,其余并不算稳定,所以朱棣要南下。

  朱高炽与各部土官维持了紧密的关系,大明工局各组织,与铁道工程部联合成立的奴儿干铁道工程部,也在永乐十二年九月成立。

  辽东铁道奴儿干铁道西部七省铁道南洋铁道国内各大铁道。

  煤矿铁矿炼焦冶炼冶铁煤油氨水蒸汽机锻造机高炉.一个产业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催生诸多的行业,例如炼焦催生出来的煤黑煤油氨水,也就是化肥需要的主材料,带来的化工业等等。

  工人们的收入增加了,军户们的粮食有了去处,大明的商品内销外销畅通无阻。

  那些因为技术限制和时代局限性,高危低效的行业,由阉工和战俘们代替,整个社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大明的人口再创新高。

  永乐二年的人口为一亿零五十三万六千余人,当初的许多少年已经长大,开始成家立业,

  永乐十三年春。

  旧年的大明人口经过各地统计上报后,加上西部七省平安都司咸镜道都司等边地,得到官方认可,获得大明籍的人口,为一亿三千九百二十九万二千余人。

  非大明籍的人口,最多的人数在西部七省,其次是占城。

  例如原帖木儿汗国的人口大概有两千八百余万,一分为二,大明控制的西部七省,大致有一千数百万人,得到大明认可的,这么多年下来,也不到五百万人。

  “壮哉,大明恢复中华文明五十年!”

  “伟大的大明。”

  “五十年来的丰功伟绩。”

  “皇帝陛下万岁,太子殿下万岁。”

  大明各地在朱高炽返回京城的

  舞龙舞狮,八仙过海,船游街。

  从奴儿干地区收购毛皮的皮料铺子,在门口挂起了全店五折的劲爆消息,吸引了街道上的人流,商店内的商品一销而空。

  人们穿着皮衣,衣,毛料等各色料子的新衣裳,女孩子们头上戴着各款式精美的头饰,脸蛋上扑的白粉白粉,鲜艳的服色,衬托的越发美丽活泼。

  “周员外,祝您家生意昌隆。”

  “好好好,同喜同喜。”

  巷子里。

  左邻右舍的邻居们来恭贺巷子里的商人,老者与子弟满面笑容,和气的站在门口,与每位街坊打招呼,送上他的红包,红包里封了一角钱,出手大方。

  巷子外车水马龙。

  人山人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