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我什么?”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姨父,差点没把袁耀的cpu干烧。
自己什么时候多了个大侄子?
“我叫您姨父啊!”刘晔抬起了头,给袁耀解释起来:“现任阜陵王乃是我的叔祖父,使君您纳娶的刘氏,乃是我的小姨母。”
“在下称呼使君,自然应叫姨父了!”
袁耀重启了一下大脑,也终于想明白了。
原来刘瑶和刘晔是小姨妈和大侄子的关系!
这自己熟啊!
不过这刘瑶和刘晔之间,应该没有唐悠悠和吕子乔的血缘关系那么亲近。
唐悠悠是吕子乔他妈的第十三个妹妹,虽然看起来年龄相当,但可是实打实的亲姨妈和亲侄子。
而刘晔乃第一代阜陵王刘延之后,但从刘延到刘赦,已经传了七位五代人。刘晔这一支不知道从哪一代就从阜陵迁居成德了,和刘瑶顶多是远方姨亲的关系!
刘晔用这个当开场白,无疑是想和自己套近乎,甚至有所求!
估计刘晔从族谱里查出来自己和刘瑶是姨亲关系的时候,心里也不是滋味吧!
其实还就真是袁耀猜的那般。
查阅族谱之前,刘晔那叫一个信心满满,以为自己能捡个袁耀的叔伯辈当当。
查完之后刘晔那脸是一个绿的啊,仔仔细细连查了三遍,居然连平辈都不是,自己还得管小自己好几岁的袁耀叫姨父!
这叫什么事啊!
只是形势比人强,加上有宗族礼法在上,不这么叫也得叫了!
“原来如此!”袁耀上前扶起刘晔,“虽说你我有姨亲之实,但真要以叔侄相称,岂不是太见外了?”
“子扬与我有旧谊,还是以同辈相称吧!”
刘晔松了一口气,心说袁耀倒还算通情达理。
“在下怎敢?”刘晔站起了身,又作揖道:“姨父现为扬州刺史,在下只是您属郡下一郡丞,就算不执晚辈礼,也该遵上下尊卑之礼!”
“若姨父不觉得冒犯,在下斗胆称您为袁使君,如何?”
“行行行,随你的便,只要别叫我姨父就行。”看到大自己好几岁的刘晔一口一个姨父,袁耀只觉得浑身别扭。
“侄儿全听使君的!”刘晔立刻应了一声,那一整个小辈的恭谨小心模样,和当日初见时的儒雅自得样,简直判若两人。
得,倒是不叫自己姨父了,改自称侄儿了!
“子扬你是怎么找这儿来的?”袁耀也不想再和刘晔纠结称呼的事了,直接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说来也是凑巧,侄儿这几日正好在襄安县公干,听说有舟船从濡须口北上,一路旌旗招展,华盖亭亭,便猜到是使君前来,因此特来拜见。”
“你猜我信吗?”袁耀却是毫不客气地反问道。
天下间哪有那么巧的事!
而且就现在两人之间的尴尬关系,袁耀根本不信没什么事,刘晔会主动上赶着来叫自己姨父。
“使君明鉴!”刘晔笑了笑,“实不相瞒,侄儿常与姨母互通信件,顺便问姨父安好否。”
“前几日收得姨母回信,说使君您要北归寿春,侄儿这才提前来此等候,想当面恭贺姨父与姨母喜结连理!”
敢情是刘瑶把自己卖了!
不过这下便可以断定刘晔找自己是有事相求了。
“直接说吧,找我什么事?”
刘晔闻声一怔,倒是没想到袁耀直入主题,他冥思苦想了七天七夜准备的恭贺词还没来得及说呢!
不过不说也好,眼前这位,可是作出了令时下诸多文士交口称誉赞不绝口的《豫章赋》的主儿,自己肚子里那点墨水,还是别在人家面前班门弄斧了。
甚至有一些文士扬言,说如果《豫章赋》真要是袁耀亲作的话,哪怕他这辈子就只出这一篇骈文,也够名载史册流传千古的了!
“敢问使君北上这一路,可有什么特别的见闻?”刘晔斟酌了片刻,小心翼翼的提问道。
袁耀眉头一紧,似乎猜到了刘晔的来意。
的确,这段时间江淮一带关于袁氏代汉的舆论声甚嚣尘上。
可这件事不是袁耀不想阻止,是压根就阻止不了啊!
在别的事情上只要袁耀开口,术爹不说百依百顺,至少是能给则给。唯独称帝这件事,袁术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不到黄河心不死!
“继续说,我在听!”
刘晔顿了顿,再次开口道:“淮南之地,素有地广粮丰之名,户口殷实,可战之士不下十万!”
“然而若只知横征暴敛穷兵黩武,那再多的粮食,早晚也有吃完的一天;再多的人口,也会有逃亡殆尽的一天。”
“子扬的意思是?”
袁耀闻言一愣,原来刘晔要说的不是僭号称帝的事儿,而是来劝阻袁家父子停止急敛暴征,与民更始的。
的确,在袁术治下,粮食和人口似乎都从可再生资源变成了不可再生资源!
昔日天下第一大郡南阳郡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袁术担任南阳太守没几年时间,人口上百万富甲天下的南阳郡就变成了连狗都嫌穷的荒凉凋敝破败不堪之地。
虽说术爹占据淮南后在治理方式上有所改观,但眼下的淮南亦是民生艰难每况愈下。而袁耀不是不想改变,只是不解决术爹这个腐败乱政的源头,再怎么改变也是治标不治本。
“在下希望使君返回寿春后,能规劝袁公一二。”刘晔诚恳地作了一揖。
“自黄巾之乱以来,天灾人祸接连不断。远的不说,就说最近这几年,初平三年,青州大旱,青州黄巾军跨州连郡,肆虐青徐兖冀四州;兴平元年,关中大旱,天子变卖宫马赈济灾民;同年,兖州蝗灾大起……”
“凡此种种,水旱蝗灾,民不聊生,莫看今朝淮南尚且风调雨顺,万一明年……”
刘晔不好说下去了,但袁耀却彻底明白了他的意思。
正如刘晔所说,历史上的淮南明年就会发生一场大旱,继而引起一场严重到人吃人的大饥荒。而由于袁术对治下土地和百姓敲骨吸髓式的管理,面对大饥荒根本没有一丝应对的能力,继而导致统治基础彻底崩盘。加上孙策割据江东和袁术彻底划清了界限,历史上的袁术集团也就此一蹶不振。
若是人祸,袁耀或许能凭借自己对历史的熟知而将其避免,但天灾,袁耀是无论如何都阻止不了的。
袁耀吸了一口气:“有些事我可以做到,但有些事,我也无能为力。”
“你明白吧?”
“在下明白!”刘晔点了点头,知道袁耀这是答应了为淮南士民发声了。
虽然不能让袁术停止横征暴敛,但能减免一些税赋和徭役,多增加一些粮食储备也是好的。
“不过有一件事,使君肯定能做到!”
“何事?”
袁耀知道,现在才到两人谈话的重头戏!
“请使君罢免刘勋的庐江太守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