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便宜的住处
卖雪糕的大爷乐呵呵的问道:“看你们这阵仗是来读大学的吧?”
林云骄傲的道:“没错,我妹妹要来这里上学。”
卖雪糕大爷道:“那你们可来早了,开学可还有好几天。”
“还有,你们这带的东西有点多啊,学校宿舍就那么大,一人也就半个床铺大的地方,你们这东西怕是放不进去。”
林静看着林云,林云看着林静,他手里抱着泡菜坛子还拎着装鸡的网兜,鸡还艰难的活着。
礼貌而不失尴尬的微笑。
几人又闲聊了几句,卖雪糕的大爷接着道:“你们两是真的来早了,就算是提前报名也只能提前三天,其他时间得自己找地方住。”
“你们两看着是兄妹吧?”
两人诚实的点头。
卖雪糕大爷遗憾道:“住招待所还得开两间房,不划算,等学校正式开学少不得就要几百块钱。”
林云想想也是,来这么早,说是想找房子,但房子没找到就要住招待所,可不就得花钱吗?
林静看卖雪糕大爷的表情便猜到一二,问:“大爷,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卖雪糕的大爷道:“我家就在附近,常年在这里摆摊大伙都称我一成宋大爷,你们若是信得过我,我家二楼可以租你们半个月,两个房间也不多要,一共五十块钱怎么样?”
比起住招待所确实便宜不少。
招待所一个房间一天就要十五块钱,两个房间要三十块,若是便宜点,住多人间,八块钱一个床位,一天最少也要十六块钱,毕竟是开学季,学校旁边的招待所是不可能降价的。
见兄妹俩犹豫,宋大爷瞧着他们手里已经恹恹没精神的鸡道:“你这鸡还能放我家院子里,要是住招待所,今天肯定活不了了。”
于是,为了兄妹俩千辛万苦带来的鸡,两人住到了宋大爷家。
宋大爷家距离明大很近,也就百来米的距离,条件也是一言难尽。
说是院子,是大杂院里自己占了个大点的空地砌墙挤了个巴掌大的院子,鸡一放出来,院子都觉得挤了。
说是二楼,一看就是在一楼的基础上违章搭建出两间屋子,空空荡荡的就一张床,倒是有地方放他们带来的那一大堆东西。
空调电视席梦思那是都没有的,就只有一个白炽灯一把吊扇和木板上的一张凉席。
林静第一感觉就是跑,这么艰苦的条件她是真不想接受。
林云倒是觉得没什么,毕竟便宜,就算他们住不满半个月住十天,平均算下来两个人一天才五块钱,还不用担心东西被偷。
在火车上他就听人说了,外面乱得很,很多人欺负外地的,专门在招待所偷东西。
尤其是每年快开学的时候,火车票不好买,不少家长会提前送孩子上学,这些人最容易被盯上。
宋大爷自然也看出林静心里的不满意,热情不减,“同学,你别瞧我这东西是少了点。”
林静……是少了点吗?是没有东西吧?
“但我这地可是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你瞧我这席子也都是家里的老太婆洗得干干净净,晒过的,可比那招待所卫生多了。”
“你们要是想洗脸洗手,楼下也有自来水,家里的盆你们也可以用,真不比招待所差。”
干净确实是干净。
家徒四壁未必就是干净,宋家刷的大白墙,有些岁月的痕迹,但没有蜘蛛网的痕迹,床上地上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灰尘。
想想招待所的席梦思也是很多人睡过,床单未必及时清洗,还不如这里干净,林静接受了。
让她大热天再背着这么多东西一家家的找住处,她确实也不想动了。
生意谈好了,宋大爷很开心,那只没精打采的鸡也有了精神。
天色已经不早了,林静又搭了两块钱在宋家搭个晚饭。
宋大爷在外面摆摊卖雪糕,宋大娘则主要捡破烂,按理两人的生活条件应该不差,不过他们有两个孩子。
女儿嫁到外地,一年到头回来不几次,儿子则去了国外。
“国外的东西贵,一杯子水都要好几毛钱,我家孩子懂事,一边打工一边读书,说是不用我们操心但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总得给他攒些钱娶媳妇吧?”宋大爷说起在外留学的儿子就是一脸的骄傲。
能出国就是祖坟冒烟了,能公费出国那更是祖坟冒青烟了。
“苦也就苦这一年了,等他毕业回来找好工作,我们俩就能享清福了。”宋大娘说起儿子,眼睛也是眯成了一条缝。
宋大爷则是一副见不得自己婆娘得意的味道,“等他回来就要结婚娶媳妇了,到时候你得给他们带孩子,享什么清福?”
两口子就这么拌起嘴来,林静和林云安静的做合格听众。
鸡零狗碎的事情,听起来也温情满满。
如此林静知道这大杂院住了十几户人家,有人家的孩子新谈了个对象,有人家的媳妇快生了,有人家今天做了爆炒猪肚满院子都能闻到香味,还有谁家的孩子考试不及格被叫了家长……
这会儿的大杂院违章建筑挺多的,家里人多不够住,就只能想办法拓展呗,有的人是横向扩展把道给占了,有的人是纵向扩展加高了,弄得好好的一个大杂院搞得像个大杂烩。
吃饭的点儿,各家做饭的味道串在一起,林静觉得自己就是大杂烩里面的某种食材。
宋大爷家一楼差不多五十平米,在这大杂院里算是面积大的人家了。
一楼有两间卧室,一个门厅,厨房跟门厅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把折叠桌摊开就是饭厅。
楼上加建的差不多四十平米,两间屋子都有十多平米,以前是给儿子女儿住的,现在空着,时不时出租。
老两口有退休金,摆摊也能赚钱,女儿时不时还会寄钱过来,他们是真不缺钱用,就是过惯了苦日子,舍不得大手大脚,想多攒点钱。
老一辈的辛酸年轻人就算听了,信了,也感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