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的眼睛里,藏着庸常与繁杂。眼中所见,是物象,也是心象。其实,我想说的这故事,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几分。
那是一个初秋的午后,阳光斜斜地洒在湘西的小镇上。石板路木制的老屋以及街头巷尾那棵古老的樟树,都沐浴在金色的光辉里,仿佛连时间都慢了下来。我站在街角的小书店前,准备为接下来的行程挑选几本旅行指南。
书店的老板是个中年男子,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他向我推荐了几本关于湘西民俗的书,我挑了一本翻看起来。书页间,忽然飘落出一片干枯的樟叶。老板歉意地笑了笑,伸手帮我捡起。
“这樟树真是有年头了。”我感叹道。
“是啊,听老一辈的人说,这树是当年湘西土司的祖上亲手栽下的。”老板一边说,一边将樟叶轻轻放回书页间。
“这树这么有故事,怎么没见写进书里呢?”我好奇地问。
老板微微一笑,指着树下的一个小牌子:“喏,写了也没人看。”
我一看那牌子,上面写着:千年古樟,免费乘凉。
离开书店后,我顺着石板路往镇里走。路两旁的老屋依山而建,每一扇木门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走进一家卖手工艺品的小店,店主是个热情的中年妇女。她向我展示了一款手工刺绣的围巾,我细细端详着,觉得真是精美绝伦。
“这手艺真是巧夺天工啊。”我赞叹道。
“哪里哪里,现在这手艺都快失传了。”店主叹了口气,“我女儿在城里念书,说什么都不肯学这老古董。”
“那你怎么不让她学点别的呢?”我问道。
店主笑了笑:“她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呗。”
离开小店后,天色渐晚。我走到镇边的一处观景台,准备俯瞰整个小镇。夕阳映照在静静的酉水河上,泛起点点金光。远处传来笛声,如泣如诉。
一位老者坐在我旁边,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书。“你也喜欢看这本书吗?”他指着书封面上的字,“《湘西散记》。”
“听说过,还没看过。”我说。
“这本书真是经典。”老者说,“作者是个文化人,几十年前来到这里,一待就是好几年。”
“后来呢?”我好奇地问。
老者笑了笑:“后来他走了,再也没回来过。”
夜幕降临,我回到镇上。路过书店时,老板已经收拾好准备打烊了。“明天再来坐坐吗?”他笑着问我。我点了点头:“一定来。”
那一夜,我在一家客栈的顶层露台上看着星星发呆。湘西的星空真是一绝,每一颗星星都像是被精心擦拭过的宝石。忽然,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尾迹斑斓绚丽。我默默地许了个愿:希望这片星空能永远璀璨。
第二天清晨,我又来到了书店。老板已经把店门打开了,正在整理新到的书。“昨晚睡得好吗?”他看到我后问道。我说:“睡得很好,还做了一个美梦。”老板笑了笑:“那就好。”正聊着天,一位老太太走进了书店。“这不是张婆婆吗?”老板热情地打招呼,“您来啦。”张婆婆点点头:“来看看有什么新书。”她走到一个书架前,拿起一本书翻看起来。“这本书写得真好。”她赞叹道,“跟当年那个文化人写得差不多。”老板微笑着说:“是啊,好书总是能让人回味无穷。”张婆婆又拿起一本:“这本也不错。”她把书放回书架上,“可惜现在没什么人愿意写这样的书了。”老板叹了口气:“是啊,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看些快餐文化。”张婆婆点了点头:“不过还好有你们这些爱书人在。”她转身准备离开,“明天再来啊。”老板送她到门口,“您慢走。”目送张婆婆走远后,我对老板说:“她好像对这本书很感兴趣。”老板笑了笑:“张婆婆是个老书虫了,每次有新书她都会来看看。”我们回到店里继续聊着天。“对了,”我说,“那个文化人后来怎么样了?”老板顿了顿:“也没什么确切的消息。”“你说他后来没再回来过?”我又问。“嗯,”老板说,“有传闻说他去了别的地方发展了。”“这地方不是挺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