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你又抓疼我了
李铭已经确定了傻柱的事情,也让秦淮茹听到了他的声音,
“确定了你的事,我就先回家了。”
桌上只剩残羹冷炙,傻柱歉意道:“今天我家里没什么酒菜,我就不留你了。明天你早点回来,好好喝两盅。”
“明天再看吧,你也知道我身上的兼职多,时间不确定。回见。”
李铭临走还瞟了一眼中院西厢房,今天心情好,需要多多庆贺,哪天他要把秦淮茹娄晓娥俩人凑一起庆贺。
在家的秦淮茹暗自啐了他一口,到中院来压根不是关心傻柱,是给她发暗号。
四合院好多人知道他回来了。
等他回到前院,阎埠贵找上了门。
李铭给阎埠贵倒好茶水。
“三大爷,您这是有什么急事么?”
“本来是要告诉你傻柱要结婚的事。没成想,你好像更早知道。”
“没错,是我让他加快进度的。两个人都老大不小的了,赶紧把事情定下来,省得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傻柱得好好谢谢你,要不是你,他还娶不上媳妇。”
“他要谢的是您呐,媒人礼,您要多收他一点。”
“还是算了吧,我自己家的事情还搞不定呢。”
给阎埠贵一个面子,李铭主动询问道:“您家是?”
阎埠贵开始倒苦水,“院里不是正在修房子么?我家的老大,解成也想整一个阁楼,可是他要我给他出钱建。”
李铭点点头,啥也没说,愿不愿出,全凭阎埠贵乐意。
阎埠贵继续诉苦道:“伱看!他都已经成家上班拿工资了,还管我要这个钱修房子,这自己住的这屋才只是检修一下呢!”
“还有建温室大棚凑钱的事情,也跟我闹,现在都闹得要跟我分家过了。”
李铭本来是想当故事听的,一想,要是秦淮茹等会来了的时候,阎埠贵那边还没休息,就不大合适了。
他就打断道:“三大爷,您说吧。要我怎么帮您。”阎埠贵求上门,肯定是想借助他的力量。
“这事闹得不太像话,我家都要成为大伙的笑柄了。我是来求你帮忙调解一下。”
李铭说着好听的话,“这事阎解成肯定不对!他自己想做啥,那就去挣钱去借钱都行,哪有让父母出钱的道理。”
其实,阎埠贵没说实话,阎解成是有说借钱的。
但是阎埠贵想多入股一点温室大棚上面,有李铭参与,阎埠贵认为是稳挣不赔的事,肯定是不愿意钱被借去建房。
都是人之常情。
李铭建议道:“要不,我现在就把阎解成也叫过来,咱们当面详聊,仔细谈心,把一些小矛盾都摊开了说,一次性解决?”
阎埠贵不置可否道:“关键是他现在就是想找我要钱。”
“我借给他。从他工资里慢慢扣了还我。他就没话说了。”
李铭都给出了解决办法了,阎埠贵也没什么好说的,默认了他的调解行动。
到了外院,倒座房最靠里头的一间,李铭敲响了阎解成的房门。
“谁啊?”
“是我。有点事说一下。”李铭也没自报名字。
阎解成披上一件外套就开门了,“是小铭啊。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李铭好心道:“这边可能不方便说话。上我家去?”
“可以进我屋里说。”
“三大爷还在我家喝茶呢。”
阎解成这下是知道啥事了。
于莉在屋里偷听到这,也走到门口,“小铭,这里面的事情...”
阎解成跟阎埠贵一样,胆小怕事,但跟阎埠贵不一样,这个小家庭是于莉说了算。
有外人在,还是强硬了一下,阎解成阻止道:“行了,别说了。我过去看看先。”
李铭才不管这些,扭头就先回家了。
阎解成紧跟着也到了东厢房。
李副科长家现在也是桌椅齐全了,中间四方桌,阎埠贵父子两各坐一边。
“阎解成,三大爷说,你想修个阁楼,钱还没凑够?”
“是有这个想法。我想先凑到钱,再来求你帮忙买木头。”
“但是这钱你也不该找三大爷要啊?你也是有拿工资的人。”
“我没要,我是管他借。”阎解成辩解道,实际是先要钱没要到,后面才改口说是借。
李铭扫了一眼阎埠贵。
阎埠贵辩白道:“我现在哪有那么多钱,这建温室大棚的钱都不够。”
阎解成也没打算指责父亲,“所以,那钱,您还是自个留着吧。我打算找同事借一点。”
阎解成升二级工没多久,没升级之前的工资是32.5元,结婚后是上交阎埠贵夫妇5元作为孝敬钱,还剩27.5元,扣掉夫妻两的伙食费等生活费用,确实存不下多少钱。
平常生活没问题,想参与修房子建温室大棚这样的大事,手头就会比较紧。
也就是还没生小孩;要是有两三个小孩,过的日子就要跟贾家靠齐。
李铭发问道:“然后,你就提出要跟三大爷分家过了?”
阎解成双手一摊,“算计来算计去。我看还是早分早好。”
李铭也同意道:“确实早点分家过比较好。”
阎埠贵不大乐意了,还有两个小的还在念中学,最能吃的年龄,负担也挺重的。
李铭对阎埠贵摆摆手,示意阎埠贵听他讲完,朝阎解成问道:“三大爷生了你养了你。你文化有了,工作有了,房子有了,媳妇也娶了。三大爷对你算是很可以的吧?”
阎解成承认道:“这没错。所以我每个月孝敬五块钱给他们二老。”
李铭点评道:“5块钱买棒子面都不够三大爷三大妈吃的。不过你工资不高,能力有限。”
阎埠贵父子俩听得都感觉有道理,也不知道他会偏向谁,俩人也就都没出声。
“我是这样认为的,新社会新人新气象,还是分家过比较合适。阎解成你涨工资了,现在拿的是二级工工资,每个月再加2块,上交7块钱。”
阎解成想说话,李铭阻拦道:“听我把话说完。”
“这加的2块钱,算是你作为大哥帮忙养阎解旷阎解娣的。等他们俩长大成人,你这7块钱就停了。”
“然后,等三大爷退休了,你跟阎解旷一起出钱给三大爷三大妈养老。金额就以孤老病残的补助金为最低标准,三大爷有退休金,所以算三大妈1个人的,你们兄弟两各自分摊。当然要是愿意多孝敬点,那肯定是鼓励和支持的。”
“至于三大爷三大妈生病住院,有公费的报销,剩下个人出的钱,包括下乡的阎解放嫁人的阎解娣,你们四兄妹就得合伙出钱,平摊。阎解放在乡下,经济条件可能比较差,谁挣钱多就多出点。”
“谁敢不出钱,我就安排一堆人围着他举牌子,上面写‘不孝子女,不出钱给父母看病’,从家到单位,举到出钱为止。”
“对了,还有一条,即使分家过了,阎解成你们做子女的,也要像二大爷家大儿子一样,无论工作多繁忙,每个月都会提东西上门看望父母至少一次。”
李铭说完一大摞的话,拿起茶杯喝水,给两人思考的时间。
阎埠贵算了一下,现在每个月多加2块钱,7块钱够买两个小的吃棒子面了。
孤老病残每个月12块,比一人交5块两人10块还多了2块钱,加上他自己的退休金,老两口衣食住行绰绰有余。
生病住院有四个孩子出钱治,挺划算的。
阎解成算了一下,出7块钱还要三四年,等他们高中毕业才不用交,不过之后就可以好几年不用给钱了。
后面每个月交6块钱的时候,工资肯定是又涨了,挺划算的。
父子俩人都认为挺划算的,不过今晚是做不了决定的。
不讲阎解成还得回去跟于莉商量,就是正规一点的分家也是要写协议的,还要请见证人,起码阎解成的舅舅之类的长辈要到场。
因为这涉及三大妈的养老问题,娘家人是有权力干涉这个家务事的。
这个规矩不是新出来的,在封建社会,正妻的娘家人也是起到撑腰的作用。
几十年后,还有很多地方有个传统习俗。
老太太或者老爷子去世要给老太太娘家报丧,娘家正式派人过来的时候,这边要在路口集体跪着迎接老太太的娘家人。
子孙众多的话,一排男,一排女,跪的队伍会非常长。
无规矩不成方圆,很多习俗看似麻烦,背后其实是有最基本的经济因素的。
阎解成表态道:“我爸妈就在边上住着,我肯定比刘光齐做得好。我听说,二大爷这个大儿子,是被逼着回来看望二大爷的。”
“你听谁说的?”李铭心想刘海中再怎么大嘴巴也不至于自曝其丑。
“于莉听院里在家的人传来的闲话。”
对上李铭探寻的眼神,阎埠贵点头道:“也不知道最早是谁传的。反正现在是有这么一说。”
“可能有谁眼红二大爷最近过得不错,给他造谣吧。”李铭睁着眼睛说瞎话。
也没多聊,阎埠贵父子回各自的房里商量刚才的分家草案。
夜里,
秦淮茹偷摸进了前院东厢房。
李铭抓着她的大辫子,像骑马握着的缰绳一样的指挥着她。
。。。
╭(╯↑╰)╮
。。。
满身大汗的秦淮茹懒懒的没力气,“你又抓疼我了。”
“刚刚一不小心就用的力气大了一点。”李铭帮她从床边拿了一根毛巾。
“生产队的牛也没有你有力气,也不知道你的力气是哪里来的。”
“你给的呗!有这么漂亮的一个美人儿,我是浑身上下充满了力气。”李铭嘻笑道。
“就会说好听的话哄我,每次都被你哄得五迷三道的,我迷迷糊糊地就答应了你提的那些乱七八糟要求。”
“那是因为我真心对你好,你自然就愿意顺着我。”
秦淮茹用毛巾擦掉额头汗水,“这次要在我娘家建温室大棚,我家也参与了,院里的人都猜我是找你借的钱。”
“你就说是从我这借的,省得他们猜来猜去。你也跟他们说,想要借的都可以来问我,每个月工资里扣钱还我,还有年底拿到温室大棚的分红要优先用于还我。”
“不收人家的利息?那他们都找你借钱了。”秦淮茹替自己男人着想。
“都一个院里的人,肯定不收利息。他们只要不是真的缺钱也不会浪费情面在这个事上。”
“就像吴名说的,我很好说话,但也很讲规矩。所以啊,不讲规矩的人,以后再求我办事就难了。”
“是啊,李副科长的面子,不能浪费了。”
“敢笑话我,我先让你歇一会,等会儿再收拾你。”
秦淮茹知道他会怜惜她,受宠的人压根不带怕,娇笑道:“我又没说错,你本来就是副科长。”
李铭抬手勾起尖尖的下巴,“秦姐,你今天比较猖狂呀。看来,刚才我使的力气还是太小了。”
秦淮茹拍掉作怪他的手,“出了汗,一起去擦洗下。”
“遵命。”
俩人默契得很,李铭伸手抱起她,两人用毛巾沾水清洗干净了才回到炕上。
洗澡间桶里的是冷水,这天气还是有些冷。
秦淮茹赶紧整个人躲进被窝里,露出一个小脑袋,“你进来嘛,暖一下。”
“那我进来了。”
“有你真好,热热的。”
“你也不看看我是什么人。”
秦淮茹媚眼如丝道:“我管你是谁,反正你是我男人!”
。。。
妙不可多言...
。。。
深夜,秦淮茹回去后,李铭也懒得处理小世界,赶场子连续作战,需要好好休养一下,往后的日子还长着。
三天后,
红星轧钢厂会议室,
李铭又又又回厂里开会。
声讨‘三家村’的会。
拔掉‘黑旗’挖掉‘黑线’打掉‘黑风’。
全国都在开,最近报纸的内容基本都是选登各地开会的发言稿。
《京城晚报》没一点新闻,全是刊登大家批评它的文章,版面不够刊登,四版变六版。
其他报纸更没有什么有趣的新闻,李铭现在都不爱看报纸了,就剩广播还有点趣闻。
开到吃午饭时间,休会吃饭,下午再接着开。
连着开,倒不是会议的内容十分丰富。
主要是厂领导最近的发言稿都是长篇议论文。
搞辩论就要有理有据,逐条批驳,导致每一篇发言稿的篇幅都是比较长。
京城的干部又是来自五湖四海,各有各的口音,念快了很多人可能听不懂了。
慢慢念,开会的时间也就拖得更长了。
外地口音五花八门,京城本地其实也有两类口音。
一类是京城胡同的口音;
一类是京城官话口音,也就是普通话的口音。
11点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