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金朝意南攻
完颜宗翰将刘豫的请求提交到草堂之后,立刻引起了大金君臣的讨论。
毫无疑问,金国内部对宋是战还是和也有很大分歧,以完颜宗翰为首的武将们主张全力攻宋,覆灭宋之后占据中原和江南宋的国土。
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其实很容易理解,有战争才会有军功,有军功才会有权力,若与宋媾和,哪里还有他们武将的发挥余地?
但是金国的文臣们就持相左意见,尤其是那些朝中的汉臣们。
在他们看来,金宋好不容易实现了暂时的和平,再起战端的话于金于宋都无益处,未若保持目前的局面。
完颜宗懿毫无疑问是支持文臣们的决定,除了赞同以上文臣们的理由,他还有一些私心,毕竟这完颜宗翰出兵的理由是对付沈婉淑。
按照完颜宗懿的想法,自己若能娶到她,她自然会归大金所有,又何必依靠武力毁灭她?
但完颜宗懿的想法有些过于天真,宋金两国几经战端,积怨已深,他想要娶到赵璎珞,简直是天方夜谭。
完颜晟的想法其实和文臣们差不多,持续的金宋战争已经耗费了大量的财富和人力,如今榷场一开,金钱源源不断流入大金,这多好啊。
但是,完颜晟也有些纠结,与其说是纠结,倒不如是有些惧怕。
那一次榷场之行,看到从宋国源源不断输入的织物粮食精美手工等产品,他充分意识到了宋的地大物博,若将宋的国土并入大金,这些物品不就是大金的了吗?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叫沈婉淑的女子,她居然能令粮食产量提升五倍以上!这不能不忽视。
倘若宋廷一旦粮食富足,兵强马壮,大金还能骑在宋廷脖子上拉屎拉尿吗?不能!
想到这里,完颜晟把目光转向了自己最喜爱的儿子完颜宗懿。
完颜宗懿不傻,他从自家老爹的眼光里读出了不少内容,主要意思还是问自己能不能早点把这女子娶过来。
但完颜宗懿心里确实没底,十月那次见面之后,他跟对方再没有了联系,怎么沟通感情?
于是他只好把目光转向别处。
看到儿子躲避的目光,完颜晟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无论自家儿子能否娶到此女子,宋廷必须敲打一番,这一番敲打可以达到一箭四雕的目的。
这第一雕就是维护大齐,齐国是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亲儿子,若放任宋廷攻打覆灭齐国,不符合大金的利益!倘若借此敲打宋廷一番,令其不再觊觎大齐。
第二雕则是可以借此找大齐和宋廷报销出兵的钱,将宋廷贡献的岁币再往上调调。
至于这第三雕,当然是安抚一下那些武将,若大金长时间不打仗,指不定那些武将们还会捅出什么幺蛾子,更何况久安之下,武备松弛,自然是对大金不利。
到了第四雕,自然是为自己的儿子着想。
战争结束后,宋廷想要满足大金的要求,就必须在国内增加赋税。作为纳粮大户,这沈婉淑必然会不满宋廷的赋税政策,自己儿子只要许诺她以田产和更优厚的赋税,甚至免税也可以,这样优厚的条件,不怕她不倾心自己的儿子。
想到这里,完颜晟露出了一个极具古怪的笑容,倒让群臣们有些愕然。
“诸卿,朕以为粘罕(完颜宗翰)的建议可行,大齐是我大金的臂膀,若大齐被宋人覆灭,则我大金以何得天下人之心?故朕决定,由粘罕为元帅,阿邻(完颜宗懿)为副帅,统领五万人马分别由太原中山南下!两面攻打开封,务要解大齐之围,全胜而归。”
完颜晟除了满足完颜宗翰这个战争狂人的心愿之外,还任命自己儿子完颜宗懿为副帅,其实是有私心的。
一方面,自家儿子阿邻作为副帅,可以在关键时刻拉住粘罕这个憨憨,让他军功少立一些。
另一方面,可以让阿邻找机会跟那个女子多一些沟通的机会,能不战而劝其罢兵最好,最不济把她的大军给彻底摧毁,没了依仗,她不还得乖乖嫁过来做自己的儿媳?
完颜宗翰得到任命后,喜出望外,在他看来,陛下听信自己,依赖自己,如若自己立了大功,在军中树立足够的威信,即便是皇储之位,也不是不可能得到。
完颜宗翰是由自己的打算的,皇储完颜杲一个月前刚刚因病去世,谙班勃极烈这一皇储位置处于空缺之中,若自己真的掌握了军权,定要拿下谙班勃极烈之职。
完颜宗翰有他的小九九,但殊不知完颜晟也在时刻提防着他。
……
韩世忠大军经过了一日行军之后,终于和赵璎珞大军汇合,但两路大军并没有合并成一路。
赵璎珞围城北,韩世忠则围城南,将整座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
是夜,韩世忠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城北赵璎珞的大营,见到了这位民间传言纷纷的传奇郡主。
当他真正见到她时,除了惊讶于她绝世的美貌之外,还隐约有些眼熟,就像是曾经的一位故人那般。
此时的赵璎珞,身穿戎装,外面裹着一件貂皮绒做成的保暖披风,烛火映衬之下,英姿勃发。
她两边则分别站着岳飞王再兴等诸位江陵。
如果按职位来讲,赵璎珞和他同为招讨使,两人职位相同,但又因赵璎珞有官家的特许,故韩世忠认为赵璎珞理应是上官,故进得大营之后,韩世忠先冲赵璎珞躬身施礼。
赵璎珞站起来急忙还礼,等众人都坐下之后,她才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后世和岳飞几乎齐名的抗金英雄。
他比岳飞大了十几岁,有着四十多岁中年人的沉稳,和岳飞一样,因为常年在外带兵打仗,容颜都较正常人苍老。
韩世忠坐下后,开口问道,“如今刘麟龟缩在城池之内,又有刘猊即将率军来援,不知郡主有何计策?”
赵璎珞笑着开口说道,“攻城为下策,不知将军有何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