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镇国皇太后33
月华拿起一块芙蓉糕放到自己嘴里,吃完抿唇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来,也不知道是因为糕点好吃还是因为看到韩府门前的热闹。
总之,她的心情是十分的欢快愉悦。
夏秀琴吩咐了自己身边的大丫鬟霜蓉几句,得了吩咐的霜蓉立马退出了包厢。
“母亲,如此这般会不会惹得上头的人不快?到时候会做出什么不顾颜面的事情来?”
估计是被饿怕了,月华对摆在自己面前的吃食向来都做不到视而不见,她伸手又拿了一块糕点塞进了嘴里。
似乎是怕这个小丫头噎着,夏秀琴给月华倒了一杯茶,神色淡然,说话的语气慢悠悠的,“慌什么,现在京都闹成这样,那狗东西怕是对我们将军府恨得咬牙切齿。不过,就算这样,他也不能对我们动手,但凡将军府出了一点事,百姓就会把矛头对准他。”
顿了顿,夏秀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润了润喉,“我们就在京都好生待着,等老爷和璐儿的动静再做打算。”
韩振宗接到下人的通报之后匆匆赶到自己的府邸,就看到自家母亲和表妹满身污秽的倒在地上,双手死死抱着自己的头。
周围的下人看她们俩的目光就如同看瘟神一般,全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自己被波及到。
救母心切,韩振宗推开人群厉声喝斥:“住手!住手!”
眼见正主回来,碍于对方在朝为官,百姓纷纷停了下来,但依旧虎视眈眈的看着韩振宗。
第一时间,韩振宗连忙吩咐下人将母亲和表妹送到院子里去。
下人虽然不是很乐意,但想到自己到底这家签了卖身契的仆人,哪有说不得权力?
强忍着不适,下人们姿势怪异的一人一边架起韩母和周素影的胳膊,合力将两人“搀扶”进了各自的院落。
“各位,你们是不是忘了这是韩府,本官是朝廷正三品官员?!”
“是谁给你们的胆子,来这里闹事的?就不怕本官判尔等一个寻衅滋事的罪名,把你们都给抓了!”
一番话吓唬吓唬一些胆子比较小的百姓倒是足够了,但面对元银安排的人员,则是完全不起作用。
有人躲在人群里愤慨激昂:“整个京都谁不知道你们韩府做了缺德事,你要是真有本事,就把全京都的人都给抓起来啊!”
不说话还好,一说话直接把人气得半死,也成功的再一次激起了百姓爱凑热闹的心。
“当官的了不起?当官的就可以为非作歹,宠妾灭妻,任由家中老母和下人苛待儿媳?”
“就是!就你这样的人当官,百姓还有什么盼头?”
“你个奸官!为官不仁!”
四周到处都是骂韩振宗的声音,他只有一张嘴,如何能够同那么多张嘴争辩?
若是面对一群大儒书生,或许还有一二分胜算,但面对那么多“愤青”百姓,就好似秀才遇到兵一般,有理也说不清,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不占理的那个。
百姓也不含糊,手上的烂菜叶子瓜果皮以及臭鸡蛋早就已经没了,但这不妨碍他们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嘴里骂骂咧咧的,然后朝着韩振宗吐了一口唾沫,转身就走。
再不走,怕是等官兵来了,真把自己抓走了。
没等韩振宗反应过来,身上的青衫就被百姓的唾沫给吐了好几口。
这是双宝璐曾经特地为他置办的几件衣服,用的还是上好的料子,千金才一匹布!
如今就这样被人给弄脏了,这让他的脸色越发难看,他还指望着通过一些与双宝璐有关的物品重新搭上将军府的关系,重新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
若是让双府的人知道韩振宗的想法,怕是忍不住要嗤笑一声:大白天说梦话,真是恬不知耻。
京都内的闹剧很快传到了皇宫里,乌宣帝坐在御花园里的凉亭里,旁边有皇后正在为他泡茶水。
本来因为早晨刚与大臣商量完针对将军府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乌宣帝不可不动怒,眼睛都不带眨一下就将桌上的茶具打翻在地。
陆皇后来不及抽回手,滚烫的茶水就溅了她一身,还有不少滴落在她的手背上,被烫红了一大片。
“啊”
尖叫了一声,陆皇后就反应了过来,连忙捂着自己的手就跪在乌宣帝的面前,声音软糯糯娇滴滴的,还带着一丝惶恐,“陛下,可是臣妾惹恼了您?还望陛下恕罪。”
不管什么原因,先装乖总是没错的。
盛怒的乌宣帝见到皇后不顾疼痛跪在地上的样子,火气稍微消下去一点,上前扶起陆皇后,特意缓着语气宽慰道:“梓童,是朕没注意。委屈你了,先回去上药吧,可别留了疤。”
强忍着疼痛,陆皇后还是安慰了乌宣帝几句,“陛下,气大伤身,您龙体重要,千万要保重。臣妾先前告退,晚些时候再来陪陛下解解闷。”
等到皇后远去,乌宣帝的脸色立马晴转阴,怒火再也克制不住,让身旁一直伺候的太监宫女跪在地上。
“说!是谁把今早的事给泄露出去的!”
太监宫女不明所以,跪在地上忍不住磕头,“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宫里发生的事情那么快就被穿了出去,不是身边一直伺候的人干的,那就是那些大臣透露出去的。
乌宣帝首先就将那些大臣排除了,他们手上也不干净,自己手里还有他们犯罪的证据,件件都是可以抄家诛九族的事,为了自己的小命,谅他们也不敢不听自己的吩咐。
那剩下的也就只有身边的太监和宫女了。
只是如今没有一个人承认,这让乌宣帝怒火更甚,抬手就叫来了正在附近巡逻的侍卫,“拖出去,斩了。”
一听这话,所有人的脸色齐齐一变,跪在地上忍不住求饶:“求陛下开恩!奴才\/奴婢真没有做过那些事啊!”
“求陛下开恩!”
然而,乌宣帝不听,侍卫也只是秉公办事,手起刀落,人头就掉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