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蜀汉

第754章 宽抚士族,下安黎庶!

蜀汉 雨落未敢愁 5567 2024-11-15 15:58

  从在冀北正面击败魏国主力,到彻底掌控冀北,毁坞散民,花费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时值天命八年十二月中旬,大雪飘飞,寒风刺骨,仿佛连天地都沉浸在一片肃杀之中。

  然而,在这北新城临时行宫的书房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书房内,一只精致的熏香炉散发着袅袅青烟,与外面的严寒形成了鲜明对比。

  熏香炉旁,一个火盆熊熊燃烧,炭火上煮着的酒水正汩汩沸腾,散发出阵阵暖意。

  大汉皇帝刘禅端坐在龙椅之上,龙袍加身,面容威严而不失温和。

  他的眼神深邃,似乎能洞察世间一切。

  下首处,费祎董允赵云等一干文臣武将列坐左右。

  费祎身着武服,面容沉稳;董允则是一身官服,面容严肃。

  赵云虽已过了不惑之年,但依旧精神矍铄,威风不减当年。

  刘禅轻饮一口热酒,顿时感觉身上暖洋洋的,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驱散了周身的寒意。

  他放下酒杯,目光扫视了一圈在座的众人,才缓缓开口问道:“冀北四郡之中,情势如何了?”

  费祎闻言,当即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冀北四郡大抵已经平静。然而,那些世家大族因利益受损,心中难免有怨言。不过,微臣已命人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确保不会出乱子。”

  刘禅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问道:“可有与魏国联系的世家?”

  费祎面露难色,点了点头说道:“有不少。冀北之中,有不少冀南世家北上而来,他们与魏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要完全切断他们的联系,恐怕不是易事。”

  刘禅闻言,眉头紧锁,沉默片刻后说道:“春耕之后,朕便要南下收复冀南。这些世家若不能为我所用,便只能成为朕的绊脚石。”

  费祎在一边说道:“他们与魏国联系,也不是一件坏事,毕竟可以利用冀北中的世家子弟,来劝服冀南的世家归顺,说不定能够取倒意想不到的效果。”

  刘禅点了点头,对于费祎此番话很是认可。

  这个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司马懿在何处了?”

  这时,少府董允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司马懿已回了洛阳,如今被曹叡问罪下狱。好在有陈群吴质等人作保,他才暂留一条性命。”

  刘禅眼神闪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问道:“也就是说,如今冀南,是曹真镇守?”

  董允点头说道:“正是。曹真镇守邺城,相比司马懿,他确实要好对付多了。当然,如今我大汉国力远胜魏国,不管是谁镇守冀南,都阻止不了陛下一统天下的步伐!”

  刘禅闻言,哈哈大笑,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纷飞的大雪,心中豪情万丈。

  他转身对众人说道:“诸位爱卿,朕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一统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如今,时机已到,朕誓要完成先帝遗愿,开创大汉盛世!”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拱手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书房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刘禅望着眼前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正是有了这些人的支持,他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书房,跪倒在地,神色慌张地说道:“陛下,不好了!冀北边境传来急报,魏军突然集结,似有进犯之意!”

  刘禅闻言,脸色骤变,他没想到魏军会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

  他迅速冷静下来,对侍卫说道:“速将急报呈上来!”

  侍卫连忙将急报递给刘禅,刘禅接过急报,匆匆浏览了一遍,眉头紧锁。

  他转身对费祎说道:“文伟,你立刻传令下去,让冀北各郡加强戒备,严防魏军进犯。”

  费祎领命而去,书房内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刘禅望着窗外的大雪,心中暗自思量:魏军此时进犯,必有蹊跷。

  莫非是司马懿在暗中捣鬼?

  假意下狱,来麻痹他?

  他必须尽快查明真相,确保冀北的安全。

  就在这时,赵云突然开口说道:“陛下,末将愿领兵前往边境,探查魏军虚实。”

  刘禅闻言,心中一动。

  赵云勇猛无比,有他前去,定能稳住局势。

  于是,他点头说道:“子龙将军,你速去准备,务必查明魏军动向,及时向朕汇报。”

  赵云领命而去,书房内再次陷入沉默。

  随着赵云的离去,书房内的众人也开始忙碌起来。费祎忙着调兵遣将,加强冀北的防御;董允则忙着筹备粮草,确保大军的后勤供应。

  而刘禅,则坐在龙椅之上,静静地思考着对策。

  外面的大雪依旧纷飞,寒风依旧刺骨。

  但在这北新城临时行宫的书房内,却燃烧着一股熊熊的斗志和决心。

  随着战场的情报如雪花般纷至沓来,魏国在边境陈兵列阵,看似气势汹汹,实则不过是其以退为进的策略罢了。

  刘禅已洞察其中玄机,他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为了防范魏军的偷袭,刘禅迅速布局,令赵云坐镇河间郡,甄像坐镇中山郡,关平坐镇博陵郡,三位猛将如三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守护着大汉的疆土。

  而刘禅自己,则退居幕后,于北新城临时行宫中,筹备着来年开春的春耕大事。

  冬夜,月牙高悬,银辉洒满大地,行宫之外,狂风呼啸,吹动着枯枝败叶,发出阵阵凄厉的声响,宛如鬼哭狼嚎,令人心生寒意。

  行宫之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红烛高照,暖意融融,刘禅与美妇人甄宓正缠绵于床榻之上。

  甄宓容颜绝美,肌肤胜雪,眉眼间流露出一抹淡淡的哀愁,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既璀璨又孤独。

  她的发丝在汗水的浸润下,紧紧贴在脸颊上,为她平添了几分妩媚与柔弱。

  刘禅与甄宓的交合,如同冬日里的一把火,温暖而激烈。

  终于,一切归于平静,刘禅躺在床榻之上,喘着粗气,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

  甄宓则紧紧抱着刘禅,八爪鱼一般,仿佛要将自己完全依靠他的身体之中。

  “陛下如此看重中山甄氏,让妾身有些惶恐。”甄宓的声音轻柔而颤抖,她抬起头,目光中满是忧虑。

  刘禅闻言,微微一笑,伸手抚摸着甄宓的脸颊,柔声道:“为何会惶恐?甄氏乃名门望族,朕自然要多加倚重。”

  甄宓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权势太大,对甄氏没有好处。妾身只愿甄氏能够平安无事,世代昌盛。”

  刘禅哈哈一笑,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放心,甄氏在冀州必有一席之地的。朕心中有数,自会权衡利弊。”

  看着甄宓满脸担忧的模样,刘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柔情。

  他深知甄宓的聪慧与敏锐,也明白她内心的忧虑与不安。

  甄氏虽为帝戚,但在冀州却得罪了冀北士族,这无疑为甄氏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刘禅为了施恩于冀州士族,为了收服冀州士族之心,势必是要采取一些手段的。

  这便是帝王权术,既要恩威并施,又要权衡各方势力,确保大局稳定。

  刘禅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复杂,他缓缓开口:“甄氏虽为帝戚,但朕更希望甄氏能成为朕的左膀右臂,共同抵御外敌,守护大汉的江山社稷。然而,冀州之中,不需要有一个势力太大的世家,哪怕是帝戚也不行。朕必须确保各方势力的平衡,才能稳固大局。”

  甄宓闻言,心中顿时明白了刘禅的用意。

  她紧紧握住刘禅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妾身明白陛下的苦心。甄氏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解难。”

  刘禅欣慰地点点头,将甄宓紧紧搂入怀中。

  两人相依相偎,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忧虑与不安都烟消云散了。

  窗外的狂风依旧呼啸着,但行宫之内却是一片温馨与宁静。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禅开始逐步实施他的计划。

  他一方面对甄氏加以重用,提拔甄像等甄氏子弟担任要职,另一方面又暗中削弱甄氏的势力,防止其一家独大。

  同时,刘禅还积极拉拢冀北士族,通过联姻赏赐等手段,逐步缓和了与他们的关系。

  世家要笼络,但刘禅没有忘记他的基本盘,他的基本盘不是什么世家,而是黎民百姓!

  天命八年十二月下旬。

  距离天命九年,也只有几日光景了。

  刘禅站在北新城临时行宫的露台之上,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

  冬日的阳光虽不温暖,却足以照亮他心中的那份坚定与决心。

  经过连番征战,魏国虽陈兵边境,却只是虚张声势,刘禅早已洞悉其计谋,并着手布局,以防不测。

  然而,比起战场上的硝烟,他更关心的是战后百姓的安置问题。

  “抚慰住了世家,最关键的,便是破坞散民之后的百姓如何安置。”刘禅心中暗自思量,眉宇间透露出一丝忧虑。

  百姓乃国家之根本,若安置不当,极易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威胁到政权的稳定。

  为此,刘禅早已着手准备。

  他命人从各地调集粮食,确保百姓能够安然过冬,并筹备足够的物资,以支撑到明年的秋收。

  同时,他还下令分地建房,为流离失所的百姓提供安身之所。

  每一项决策,他都亲自过问,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涌动。

  博陵郡葛城之中,便有官吏被魏国校事府唆使,暗中搞鬼。他们隐瞒了部分百姓的真实情况,将其转为私人佃户,公然薅取刘禅政策的羊毛,吃空饷。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利益,更对刘禅的威信构成了挑战。

  刘禅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他立即下令将涉案官吏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同时,他还派出间军司的人四处巡查,严密监视各地官吏的行为,确保政策能够真正惠及百姓。

  在刘禅的铁腕手段下,冀北之地的乱象终于得以平息。

  百姓们对于刘禅的处置十分钦佩,高呼陛下英明,他们纷纷称赞刘禅的英明与果断。

  在大汉天子的关怀下,他们不仅有了安身之所,更有了生活的希望。

  他们感激涕零,对大汉天子感恩戴德,一时之间,刘禅在冀北百姓心中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了巩固这份来之不易的民心,也为了间军司舆情司的人有素材可以宣传。

  刘禅决定进一步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真实需求与疾苦。

  当然...

  跟后世一般,所谓的深入民间,了解情况,大多数都是装的,即便不是装的,也是将周遭的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方才会让皇帝去接触间军司提前选好的人选。

  毕竟皇帝是万金之躯,是一点风险都冒不得的。

  很快。

  刘禅换上便装,微服私访。

  他走街串巷,与百姓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与诉求。

  在一位老农的家中,刘禅亲眼目睹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老农的居所坐落在村落的一角,被岁月侵蚀的篱笆围墙歪歪斜斜地围绕着一片不大的院落,仿佛是风雨中摇曳的烛火,透露出几分脆弱与不屈。

  篱笆上挂满了干枯的藤蔓和几片残破的布片,它们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如同低语着过往的艰辛。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泥土和柴烟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贫穷与生活的味道。

  屋内光线昏暗,仅有的一扇小窗被厚厚的油纸糊着,勉强透进几缕微弱的日光,勉强照亮了这间简陋的屋子。

  墙壁上斑驳的泥土剥落,露出斑驳的砖块,有的地方还挂着蛛网,网丝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像是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正中央是一张破旧的木桌,桌面布满了刀痕和岁月的印记,几只缺口的陶碗随意摆放在上面,碗底还残留着些许饭粒,显得格外珍贵。

  旁边是一张用粗木搭成的床,被单裹着稻草作为被子,上面补丁叠补丁,却依然干净整洁。

  床头放着一件破旧的棉袄,显然是主人的冬衣,虽已破旧,却足以抵御这冀北之地刺骨的寒风。

  角落里堆放着一些农具,锄头镰刀等,它们虽已锈迹斑斑,却仍是这家人生计的依靠。

  旁边是一个小小的火炉,炉火微弱,火光忽明忽暗,映照出老农那张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庞。他的眼神中既有对生活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一丝期盼。

  屋顶上,几片破瓦漏出了缝隙,每当风雨交加之时,这里便成了滴水不漏的“水帘洞”。

  但即便如此,老农却依然对刘禅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拉着刘禅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多亏了陛下的政策,我们一家才能熬过这个冬天。陛下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上位者的赠予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东西,可能便是他们活命的凭借。

  刘禅听着老农的肺腑之言,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自己作为天子的责任与使命,更明白百姓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继续努力,为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穿越至此,也得做些好事不是?

  他当即让人送老农粮食十斛,棉衣两套,棉被两床,再赠耕牛一头。

  有了这些东西,他的日子,想来是会越来越好的。

  当然,微服私访,不仅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在微服私访的过程中,刘禅还发现了许多官员的腐败与不作为。

  他一一记下,回到行宫后立即下令查处。

  同时,他还加强了官员的考核与监督机制,确保每一位官员都能尽职尽责。

  不管是人心还是民心,刘禅都要牢牢抓在手中。

  为的,便是一统天下,再造大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