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重生:和风过处,一路嫣然

第72章 外公是书法大师

  想着,穆和风就站起身来,牵着路嫣的手,到了堂屋门前。

  他指着门上的牌匾“耕读不怠,诗书传家”,叫路嫣看。

  接着,他就向路嫣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外公和宇文对华国书法的传承,所发的光和热。

  原来,穆和风的外公其实就是着名的华国实力派书法大师洪州农夫。

  华国书法是华国的美丽符号和代码,是华夏儿女的脸谱及肤发;更是华夏民族的国粹与精华。

  为了华国书法不断代,有一群热衷于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默默地为华国书法的传承发光发热,推波助澜。

  穆和风的外公和宇文,便是这群书法人中的一位。

  他几乎把一辈子的时间都用在书法的耕耘钻研传承和发展中。

  年轻时,外公就秉着把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的宗旨,着手创办了洪城书画院,华国书画院洪城实力派联谊会,华国洪城传统文化研究院……并亲自担任院长会长理事等职任。

  他自幼秉承“耕读不怠,诗书传家”之祖训,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学习不怠。

  老人家在汉语言文学和华国书法方面造诣颇深;精通书法绘画篆刻文学创作。

  他的书法作品行云流畅一气呵成,布局干净利落,笔势遒劲挺拔。

  他写的大字:苍劲有力雄壮豪迈气吞山河;小字:清新优雅端庄秀丽质若芷兰。

  外公是一个高产高质的书法家。

  长卷书法作品有《道德经》《大唐圣教序》《离骚》《华夏十大名曲》……

  中长卷书法作品《洛神赋》《千字文》《出师表》《滕王阁序》《赤壁赋》《神童诗》……

  短幅书法作品《兰亭序》《陋室铭》《百字铭》《满江红》《沁园春·雪》……

  无不彰显华夏民族优秀文化的艺术美;也更加体现了老先生的大师风范大家风采。

  他的书法作品流传甚广,深受海内外有识之士的青睐。

  同时,他也获得了不少赞美荣誉和光环:

  然而,面对诸多的荣誉和冠冕,外公却依然水波不兴。

  他淡泊名利,处事低调,初心不改;严格而又积极地秉承和恪守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理念。

  外公常说:书法就是写字;写字如同做人,不是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事情。

  做人就要讲品德,懂规矩。

  他指出,写字不仅仅是握笔去写,必须有章有法,讲究入帖出帖。

  入帖,说白了就是认字,即对着字帖辨认字迹细细观察字的形,领会字的意思,再深入到字的灵魂,就是该字代表的精神。

  练习书法的关键,在于夯实基础。

  所以,必须先要从楷书开始练起,临摹颜真卿柳宗元或者欧阳询的字帖。

  出帖,就是脱离字帖以后,书写起来游刃有余,如同庖丁解牛一般……

  熟能生巧。适当的时候,便可以集各家之长,融为一炉……

  外公说:中国字,方方正正;中国人,也要堂堂正正。

  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方方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外公还表示,做人要谦虚,也要实在,一步一个脚印;不要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要到处去乱跑。

  不要学别人的样子稍微会写两个字,就去到处张扬卖弄出丑糟践优秀的华夏文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为了写好字,外公睡觉时都总是抱着一本字帖。

  甚至,走路的时候,他都在思考字的间架结构和运行笔势,且时不时地在身上比划。

  为了使写出来的字神灵活现,外公经常会打开《说文解字》,求根索源。

  常常,家里的废报纸墙壁地板,都是他练字的战场。

  实在没地方了,他就上到房顶去。

  一百二十平米的平房顶,被他写得密密麻麻,先一遍小字,再在小字上写一遍大字。

  术业有专攻。

  对于书法学习,外公不但勤奋,而且很严谨。

  为了写王羲之的《兰亭序》,他把诸遂良赵孟頫冯承素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都拿出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比对,临摹。

  前前后后,他总共写了不下一千遍,而后才出成品。

  外公刻苦努力,精研细读,心摹手追,集采众长,冶于一炉。

  其书法风格自然流畅,笔势委婉含蓄,遒美隽秀。

  着名的《心音》诗集作者莫迟俊老先生说洪州农夫的书法作品:

  “远看是花,近看是字。”

  书法同仁们每每看到老人家的作品,纷纷自叹不如,并口口声声:

  “大师,名副其实的大师作品。”

  普通的门外汉一见外公的书法作品,叽叽喳喳道:

  “哇!这不会是打印出来的吧?现在人肯定写不出来。”

  “嗯,就是,就是。现在的人,给个毛笔都不知道咋拿,还别说写了。”

  ……

  品鉴官面对外公的作品直接竖起大拇指郑重地说:

  “此书法作品,值得收藏……”

  ……

  外公八十多岁高龄,依然坚持每天站在案前,挥毫泼墨,笔耕不辍。

  常常,他坚持日更不少于三千字。

  同时,他会做到保质保量。也就是保证当天写出的每一幅书法作品都是成功作品,坚决不允许有错字和别字,以及出现脏乱差的现象。

  为此,他每天晚上八点整,按时入睡。第二天凌晨四点起床洗嗽吃早饭。

  四点过半,外公外婆会早读圣贤书半个小时。

  到了五点整,外公就开始进入创作状态。

  大约十点半到十一点左右,结束创作。

  然后,外公外婆一起喝茶吃饭。饭后活动少许,老两口进入午休。

  午休起来后,若是天气晴好,老两口就到户外走走,或者就在院子的葡萄树下,要么切磋棋艺,要么品茶闲话。

  要是遇上雨雪天气,老两口就会呆在屋里一起遨游书籍的海洋,徜徉“黄金屋”,约会“颜如玉”。

  总之,老两口把时间利用得很是充分。

  尤其是外公,几乎不带停歇,仿佛在和时间赛跑。

  这令外婆特别担心,怕他年纪大身体吃不消。

  可外公总是笑呵呵地说:

  “我八十多岁算个啥?人家摩西,八十岁,还领以色列民出埃及哩,在旷野一下子跑了四十年,到一百二十岁才归天,而且眼不花,耳不聋,精神也没有衰败。”

  继而,外公还故意冲着外婆,朗声高诵起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着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那句经典名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要惜时如金,坚决秉承着小车不倒,尽管推的理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