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第七百一十四章 破格提前增补院士的提议

  秦克和文选平院士约定了元旦假期后的第一天到夏科院的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后,一直堵住的街道终于恢复了流动。

  车外依然是漫天飞雪,鹅毛大雪带来的是急剧降温,路上的行人不多,基本上都是行色匆匆。

  如果到下午还是这样的大风雪,估计下午学校里的课都得停掉了。

  秦克开车来到流体力学实验室外的停车场,看到车子的电量只剩下40%了,这点电量都不够开回小区的,不过秦克今晚打算回学校的别墅住,走路十分钟的距离,开车用不了三分钟,倒是绰绰有余了,到时停邱老先生的别墅停车场,他家的停车场有安装充电桩。

  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将会是未来的趋势,这个实验楼下面的停车场也得准备几个充电桩才行。秦克一边想着,一边打了个电话给方咏棠,让她再买一辆混合动力的新车。

  方咏棠爽快应下,又问:“老板,你想买什么品牌的?”

  秦克向看宁青筠,宁青筠表示自己没什么特别的喜好,秦克自己对车也没什么研究,便道:“方姐,你先选几款作为备选发过来给我和青筠看看,100万以内就行,不要那些高调的豪车,也不太老气的商务风,最好科技感强点时尚点的,我喜欢尝试新科技。”

  “收到。车子还是挂公司名下就行了?”

  “对,挂公司名下吧。”秦克打算到时将自己这台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交给公司使用,自己换那台混合动力的新车来开。

  “没问题,上牌需要点时间,估计需要三天左右,到时我会将星光铭缘小区停车场的出入证一并办妥,学校这边的出入证,是联系陈雅办吗?”

  陈雅是秦克两人在学校里的工作助理。

  “对,联系陈雅就行了。”

  “ok。那我去办事了,老板。”

  方咏棠办事非常靠谱,让秦克和宁青筠极为省心。收好手机,看看中控台显示的车外温度,已跌到零下15摄氏度左右了。

  而就熄车打电话这么一会儿的时间,车里已开始变冷了。

  秦克先下了车,撑开伞护着宁青筠跑入实验楼,暖气扑面而来。

  宁青筠呵着小手,看着玻璃门外的皑皑白雪,忧心道:“今天的冬天真的好冷呀,大草原那边怕只有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了,也不知道我们年中时才刚推出来的‘特种御寒ii型’冬小麦能不能扛过这个严酷的冬天。”

  秦克安慰道:“没问题,‘特种御寒ii型’冬小麦融入了‘完美型沙漠红薯’的御寒基因,在零下30摄氏度之上依然能保证超过九成的存活率和成穗率,若是万一真跌破了零下30摄氏度,‘特种御寒ii型’冬小麦也只会进入‘冬眠’状态而已,气温回升又会继续生长。”

  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冬小麦都无法抵御低于零下12摄氏度的温度,前年推出的“特种御寒i型”冬小麦也只能勉强扛得住零下30摄氏度,一旦超过这个临界点,存活率就会跌到50%以下。

  后来秦克和宁青筠利用研究“完美型沙漠红薯”的经验成果,指导青柠植物培育实验室培育出了“特种御寒ii型”冬小麦,才算是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现在起码不用担心气温跌破零下30摄氏度给种植了“特种御寒ii型”冬小麦的农民带来什么损失。

  三年前冬天那次寒潮带来了给北方尤其是大草原带来了严重的粮食减收减产,几乎全部的普通冬小麦都冻枯萎了颗粒无收,也使得农民损失惨重。

  从去年起,在十几个贫困村子的示范带动下,也因为秦克和宁青筠如日中天的名气,大草原那边已开始推广种植青柠植物培育实验室研究出来的“特种御寒i型”冬小麦了,今年更是直接种植升级后的“特种御寒ii型”冬小麦,根据当初实验室培育出来的种子数据,扛过这次的寒潮应该不是问题。

  不只是“特种御寒ii型”冬小麦,刚刚在不少沙漠边缘试种的上万亩“完美型沙漠红薯”,都要接受大自然这次极端气候的严苛考验。

  “不过,现在看来极端天气的出现概率似乎真的在不断提高,等青柠植物培育实验室初步掌握了计算种子学后,就可以让他们多研究一下特种御寒特种御热的新型农作物了,尽可能地提高极端天气下的粮食作物存活率,减少农民的损失。”

  秦克说着,心里再次坚定了重启超大型极端气候分析与预测的庞大课题他还想分析一下沙漠红薯并推广普及完成对沙漠的包围后,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

  与一楼的保安打过招呼,两人手拉着手回到办公室,还坐下呢,助理陈雅便来通知说,姜院士郭院士找他俩。

  室内有暖气,秦克帮宁青筠脱下厚厚的貂皮大衣挂好,两人都换上了轻便的外套,然后一起去姜院士的办公室。

  郭维阳院士也在,见到两人便笑道:“你们的婚假这么快就休完了?刚才站在窗户看到你俩,正好便逮来做壮丁。咱们实验室明年的年度计划差不多要报上去了,我和老姜打算将最后的拍板权交给你俩。”

  植物培育实验室量子计算实验室,以及目前在建的青柠新能源及澹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中心都是青柠科技旗下的实验室,像是人事财务后勤安全等杂事全都由青柠科技负责,实验室只负责科研事务。

  但流体力学实验室不一样,它是清木大学下属的独立科研单位,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完成的事业制单位,科研人事财务安全计生党建纪律等所有事务都归流体力学实验室自行管理,并由清木大学进行考核。

  当然,流体力学实验室是国家级的重点科研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又分别是姜为先郭维阳这样的大院士,清木大学给予了实验室较大的自由,考核指标也比较宽松。

  不过再宽松再自由,必要的流程不能少。比如报送每年的年终工作报告制定明年的年度计划以及自主立项的科研项目,还有经费申请等等,都要在每年年底报给清木大学。

  这些杂事秦克和宁青筠都听两位老院士讲解过,并不算陌生,只是从没亲自管过而已。

  秦克原本就想将明年增加“全国异常气候数据分析研究课题”的想法与两位老院士沟通一下,现在郭维阳院士提起明年计划,正是最佳的话题切入点,便将这事说了遍。

  】

  “之前我俩曾进行过一小部分的研究,后来发现这个课题的工作量太大了,我俩独力完成会比较吃力,就暂且停下来了。现在流体力学实验室,尤其是‘湍流小组’手头上没什么科研项目,便想着将这个课题作为流体力学实验室的自主科研项目进行立项,以及申请科研经费……”

  听罢秦克的解释,姜为先与郭维阳交换了个眼色。

  两人都知道,目前宁宗训就有一个几百人的团队在进行着类似的研究工作,但他们主要是为了确定每次的极端气候现象是不是所谓的“世界崩坏的第一预兆”,与秦克宁青筠打算查究全球范围内极端气候的成因并进行推演的目标并不一致,如果秦克两人真能在这个科研课题上取得什么突破,对于宁宗训夫妇团队的研究也是有着莫大的好处。

  只是这个课题的工作量实在很大难度也非常夸张,就算整个流体力学实验室的人力投进去,也未必能在两三年里取得什么成绩。

  姜为先想了想,问道:“你俩是不是要在远州建一个‘新能源及澹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中心’?量子计算的研究你们也打算继续深入下去吧?再增加这样大规模的研究课题,会不会太吃力?”

  “这个‘全国异常气候数据分析研究课题’是个长期课题,我初步是想制订个三年计划,逐步实施,同时削减一些不必要的自主课题,以尽可能地避免影响到实验室本身需要承接的上级课题。借着这样大型项目的机会,让实验室里的大伙儿都更加深入地研究ns方程的应用,我觉得利大于弊。”

  姜为先略一沉吟,点头道:“既然说了这次让你来拍板,我没什么意见。老郭你呢?”

  郭维阳也表态支持:“我是比较支持的。说实话我也挺好奇的,三年前才出现过一次极端严寒的冬天,今年又来一次,未免太频繁了些,如果能找到成因并化解掉,不也挺好的?”

  两位大老同意了,这事就定下来了。

  四人又一起翻看明年的年度计划,将部分不重要或者意义不大的自主科研项目删掉,尽可能地腾出人力与经费给“全国异常气候数据分析研究课题”。

  不过这样的大型项目花销同样是巨大的,初步估算了一下,每年实验室的一个亿经费,就起码要烧掉一半在里面这还是秦克打算动用青柠数据中心里的“微光”来进行数据处理,不租用超算省下了一大笔费用的结果了。

  修改好年度计划,后续的立项申报等流程自然不用秦克宁青筠亲自去准备了,实验室助理秦克的师兄丁跃峰自然会安排妥当。

  “全国异常气候数据分析研究课题”未正式开始,秦克与宁青筠上午便将精力继续放回到对ns方程通解的研究上来。

  专心于研究,时间过得特别快。

  下午时风雪渐歇,秦克两人的课程倒是没耽误,到了傍晚,两人叫来了助理方咏棠,坐她的车去杨伯伯家里赴宴。

  这次杨承科原本也是准备进行家宴,但因为天气问题,他的女儿杨纤和外孙都没能过来吃晚饭,晚饭便只有杨伯伯夫妇秘书鲁信平和秦克宁青筠了。

  饭桌上聊起两人的婚宴,杨伯伯的夫人极为热心地出谋划策,还表示可以负责京城这边的宴席安排。

  秦克在京城确实也没什么亲人,宁青筠倒是有个堂伯父在,但是平时往来不多,所以秦克便笑着将此事拜托给杨夫人。

  饭后杨伯伯带着秦克与宁青筠惯例地来到书房聊天,这回秘书鲁信平也过来陪坐。

  “就是这样,所以我和青筠的这个‘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与其说是应用,不如说是更侧重于理论层面。”

  听秦克详细地解释完“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的情况,杨承科也基本上听明白了:“有了理论为依据,应用应该也不远了吧?你们打算继续进行应用方面的研究吧?”

  秦克点头:“是的,不过要等春节后再继续了。到时会安排量子计算实验室加强超导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尽可能地研究出成本更低更容易合成的‘马约拉纳费米子载体青柠超导二号材料’。这个难度不小,之前我们与科佩特教授合作,又有大批得国的高级研究人员作为助手,也花了近两年才完成了‘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想研究出‘青柠超导二号材料’,凭我们手里目前的条件,起码也要一年半到两年,说不定还要想法子进口一些高端实验设备。”

  “这已经很快了。”杨伯伯叹道:“我们国家虽然对外声称在量子计算机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其实就是披了张唬人的皮,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与国外合作研究出来的。哪怕花了二三十年在这个方向上,但我们在这方面的基础还是薄弱,无论是工业能力还是研究能力技术人才高端实验设备都欠缺得很。”

  他无奈道:“上次我召集全国量子计算机方面的专家教授开过会了,他们都表示哪怕有了你们的‘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和‘青柠超导一号材料’,也只是解决了拓扑量子计算的问题,量子芯片本身的材料以及设计等问题依然是道大槛。我们国家想在量子计算机上实现弯道超车,任重而道远哪……”

  秦克想起自己那份s级知识《一种适用于1nm芯片的全新型碳晶复合纳米材料制作全流程》,里面记录着的芯片材料能同时兼容碳基芯片及量子芯片。

  这份知识他目前已完全看懂并彻底掌握了,只是正如杨伯伯所说,国内的实验设备与精密制造方面与国际上还有差距,想将这种全新型碳晶复合纳米材料合理地研究出来非常困难。

  所以只能再等等,等“青柠超导二号材料”研究出来,解决了“拓扑量子计算”的商业化问题,也能积累足够多的技术与经验,到时再着手研究这种新芯片材料不迟。

  “对了。”杨伯伯忽然说道:“夏科院那边有个提议,他们想开个特例,破格提前增补你俩为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你们愿意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