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70章 君臣互害

  万历大怒,田义忙小声劝说道:“陛下是一国之君,臣子上报国家大事,提出自己的规劝都是为陛下好,陛下应该高兴才是,为何要生气呢?”

  万历皇帝欲言又止:“他们都是在找朕的麻烦。”

  田义连忙劝说:“其中未免没有忠义之语。”

  万历皇帝叹口气,只觉得很委屈。

  这一年来因为年景不好,加上朝臣们对于他派出太监去收税颇有意见,从年头到年尾各种上疏吵的万历不得安生。

  除了太监没召回之外,今年他其实比往年勤奋许多,但却是挨更多的骂。

  他说自己身子不舒服也没用,朝臣们明显不信。

  万历无奈地问道:“照田大伴所言朕该如何?”

  田义苦笑着说道:“而今如此之多的朝议,圣上若是没丁点答复我们做奴婢的也不知该如何做了。”

  之前万历因为劝谏他收回太监的奏折太多,所以放出了“近日奏章,凡及矿税,悉置不省”的话想要威胁朝臣,但是却直接起到反效果,官员们仿佛是被万历皇帝亲手指路。

  官员们瞬间变得只要不劝谏皇帝撤回瞬间太监就像没完成任务一样。

  田义也是没办法,如果他再不劝万历回应的话,他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工作也做不下去了。

  “天下之事全在圣上心中,总是做着去才好,是多是少,但凡做一份事情,百姓也得一份安乐就是了。”

  万历皇帝苦笑着说道:“我何尝不想要太太平平的,但奈何这些人平白找我不自在!”

  虽然如此说着,但无奈万历还是选择妥协,只能翻开奏折继续阅读。

  万历皇帝知道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不稍加妥协肯定过不去,他必须看几份奏折总结出官员们的意见,然后从中选几条不痛不痒的加以实行,这样才能平息满朝的怒火。

  万历皇帝已经准备捏着鼻子看下去,可是看完两本折子之后,他的气还是顶到了胸口。

  这些在朝廷之中声望最隆的奏折也是政治最正确的,那是把他税监制度连带他的这几年工作给贬得一文不值,有很多地方都是歪曲事实。

  万历皇帝本来身子感觉还不错,但越看就越坐不住,很有把奏折丢了明天再来理会的想法。

  就在这时,他耐着性子翻开了凤阳巡抚李三才上的折子。

  李三才是顾宪成等东林党人极力推举的人选,这奏折自然也是极为符合此时朝中的政治正确,一开篇就透露出一股万历不喜欢的味道:

  “陛下爱珠玉,民亦慕温饱;陛下爱子孙,民亦恋妻孥。奈何崇聚财贿,使小民无朝夕之安!”

  什么叫“陛下爱珠玉,民亦慕温饱”?好像说的是因为他派太监去征税所以百姓才会吃不饱饭一样。

  万历皇帝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收的税收虽然不少,但远远比不上朝廷正税的额度,甚至连当地地方官贪墨的数目都比不上。

  万历心中的账是这样算的,百姓交的税朝廷的正税拿了大头,官场的贪墨拿了小头,他贵为皇帝无非派太监再在中间溜个缝而已,结果百姓饿肚子居然全部推成他的责任。

  以议论文手法来说,李三才这完全是强行对比。

  而“陛下爱子孙,民亦恋妻孥”就更让人生气,万历觉得自己立不立储君完全就是自己家事,本来被官员们拿来炒作成争国本这样的大事件就已经令人厌烦,而且他都已经准备妥协了,这群官员还是咬住不放。

  此句类比更是非常强行,百姓的妻儿受辱和他立谁当储君又有什么关系?

  看到这里万历皇帝已经不想再看,但是他知道李三才的这份奏折近日在朝中颇有声量,看看下边田义的目光,万历只能咬着牙继续看下去。

  后面李三才的这种牵强附会的逻辑越发施展,总之就是把一切天下问题的根源全部归于皇帝派太监收税。

  并且恐吓皇帝,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百姓必将“家为仇,人为敌,众心齐倡,而海内应以大溃”。

  万历皇帝已经气的鼻子都歪了。

  这奏折完全就是按着朝臣们最政治正确的话语来写的,似乎把皇帝做的所有事情都说成不对这样才叫劝谏,至于赞同皇帝的话语,那是一句也不会写,做得好的也得说成是不对才行。

  这货在把皇帝的税监制度骂了一通之后下一句话直接就让万历破防。

  “国家全盛二百三十余年,已属阳九,而东征西讨以求快意。上之当主心,下之耗国脉……”

  万历三大征都是“东征西讨以求快意”,如果万历皇帝能够用心做事,完全就是四海清平,根本不会有征伐之事。

  平心而论在军政事务上万历皇帝还是用了心的,要不然三大征也打不出成绩。

  播州的杨应龙几个月前被剿灭,万历对此颇为高兴,正打算在十二月乙未受俘播州,以此好消息为自己这几年的工作证名,也让朝臣闭嘴,结果受俘仪式还没搞,在李三才奏折里播州大捷已经成了他“东征西讨以求快意”的一场战争,不用问,即使一个多月之后授俘了也得不到朝臣什么夸奖。

  万历直接就把这奏折给掀了,大怒说道:“竖子敢尔?”

  他气的浑身发抖,一旁的田义也是流汗,田义早就知道万历会有这反应。

  实话实说,李三才这奏折写的确实是过分,他骂天骂地都行,但万历三大征确实没什么可指摘的地方。

  宁夏之役是蒙古部落叛乱,把宁夏镇都占了,如果不进行围剿整个西北边防将一线溃退,怎么可能不打?

  朝鲜之战若不出兵,怎么对藩国交代?

  至于平杨应龙之乱,也是稳定西南必行之事。

  万历三大征如果不打,结果就是西北大乱属国离心云贵扰攘,朝臣们肯定要骂万历不作为,但打了他们又说万历穷兵黩武。反正没好话。

  万历皇帝折窝在那里郁闷。

  他对于文官们的不信任感早已有之,最早其实是来自于从小受到张居正的管教以及他自己的病。

  万历二十几岁时腿脚就不好了,那时张居正刚刚去世,首辅申时行询问万历皇帝身体如何时万历还老实回答:身体很不好,太医看了没用,朕自己查医书开药,国事只能多担待诸位臣工。

  但是他诚实的话语并没有换来臣子们的同情。

  万历皇帝的慢性病以此时的医疗水平确实难以治愈,万历皇帝在太医院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自己查医书给自己诊病。

  找不到疾病缘由,最终万历皇帝便将一切都归咎于自己的幼年经历。

  他八岁登基,从小的生活确实不算优渥,张居正经常劝他简朴,大鱼大肉都不许给小朋友多吃,有时还劝他吃剩菜。

  对于读书张居正的要求就更为严格,小时候的万历很少有机会睡懒觉,每天都要进行枯燥的学习。

  在张居正看来,他是在培养皇帝的品格,但万历皇帝却以为是张居正从小的虐待使得他从小“失了元气”“坐下病根”,才会有如今病殃殃的模样。

  而张居正死后,朝廷官员们虽然列出张居正的种种罪状,但是从来没有人提出过张居正小时候对万历不好,万历知道朝廷官员们对张居正的各种行为都有意见,但唯一对于张居正从小“虐待”他这件事情,居然还持正面看法。

  作为皇帝,万历心中憋屈却也只能忍耐,但是对于官员们的恨意早已种下。

  如今每次他感觉身体不适时,对于这些冷眼旁观的朝臣们,心中的痛恨就更加深一分。

  万历觉得自己已经很委屈了,身子被搞成这样,想要休息还被骂。

  在官员眼里他做什么都是错的,天下的问题都被归罪在他一个人身上,那些官员个个吃的脑满肠肥,回头就把贪污造成的问题全部丢到他的脑袋上,好像全天下的钱都是他派太监给贪回来的。

  万历皇帝坐在椅子上生气,他都能想象到朝廷官员们议论他时的模样。

  田义也觉得这些朝臣的话有失偏颇,但是此时他却不能站在皇帝一边继续鼓动他和朝廷对抗。

  见到皇帝良久不说话田义小声劝谏道:“这份奏书近日在朝中颇得支持,圣上应该好生相待。”

  万历皇帝难以置信:“田大伴明知朕受委屈,不帮助朕说话,还要朕好生待他们?”

  田义道:“纷纷朝议,如何能够回避?”

  看见皇帝脸色不好,田义也不敢退让,他只能转以温柔方式,上前探了探万历手边的茶杯,然后回头吩咐旁边的小太监说:“圣上的茶凉了,快去换一盏。”

  万历身边的小太监是田义的干儿子,闻言连忙跑下去准备。

  以前这种对待方式多少能让万历想起过去田义照顾他时的温情,但这时却让万历皇帝失望之极。

  “呵,”万历不禁冷笑起来,“天下人都污蔑朕,就连田大伴也来相逼,朕是孤家寡人了。”

  见到万历满脸委屈田义有些心疼:“圣上,天下事总不是对抗着能办下去……臣工们得不到答复是不会退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