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拍卖会(一)
本就嘈杂的人群在看到这个横幅之后,瞬间就如炸了窝的蚂蚁一般,开始骚动了起来。
发出不满声音的,基本就是那些准备不足,身上没有带足20万两银票之人。
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只是过来看热闹,想混进去瞧瞧今日的盛况。
也有一部分,是想要看情况拍的一些东西的。
但因为舍不得支付那1.5成的手续费,所以,没有从李贞英手中换取银票。
因为大部分人在换取银票之后,便知道,这李贞英肯定是和楚默穿一条裤子的,这两人绝对是在唱双簧。
但知道是一回事,敢不敢找人家算账,或者不兑换银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尽管大家都知道是被这两人坑了,但没有任何人想放弃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要知道,这个时代,许多技术手段都只是控制在皇家和那些豪门世家手中,民间想要获取这些技术,基本不可能。
而且,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也都知道了楚氏连锁超市经营的酒水和香水,那是有多么受人追捧。
若是得了这两种配方,不说超过楚氏连锁超市,但立足于这两个行业,那也是轻而易举的。
眼看着门外反对之声愈演愈烈,不知什么时候,一队顶盔掼甲的士卒拨开人群,直接将食为天围了起来,然后开始维持秩序。
这些士卒,自然就是楚默调来的。
自从李世民给了他1000个兵卒的名额之后,他便从李靖手中要了几个退役的老军士,按照自己整理出来的法子,让他们帮自己训练士卒。
这段时间下来,也是卓有成效,所以,今日楚默就直接将他们调来给自己维持秩序。
人群中,原本还对楚默定下的规矩有所不满之人看到这群士卒之后,便立马停止了骚动,开始乖乖的排起队来。
而那些混在人群之中,准备捣乱之人,此时看到这样的情况,也立即熄了惹事之心,全都躲到一旁,不敢吭声。
对面醉霄楼上的楚馨看到这副场景,撇了撇嘴,不屑的哼了一声。
之前因为有心人的捣乱,致使九州钱庄不但被人砸了,掌柜的也被围殴致死,更是令钱庄声望大幅下滑。
虽然这几天自己拼命调拨银钱,想要平事。
但奈何之前挪用的资金缺口太大,迟迟未能将银钱兑换完毕,使得原本准备将钱存在九州钱庄的人也都吓得不敢再有存钱的念想。
于是,原本日进斗金的钱庄,现在直接成了一个烫手山芋,每日只出不进。
虽说还有很大一部分资金存的是定期,但因为事件的影响,导致那些存钱之人失了信心。
他们宁愿不要利息,也要提前将银钱取走。
有一就有二,当第一个人成功的将定期银钱取走之后,其他观望的人也都纷纷开始效仿。
最后实在没办法,楚馨请了李世民出面,这才将这股退款之风暂时压住。
让那些存银之人给九州钱庄稍微缓口气,让他们从别处调拨银钱过来平账。
虽然钱庄的事情暂时被压下了,但楚馨心里清楚的很,这是因为自己在李世民眼中还有一些利用价值,所以对方才会开口。
若是自己失去了这个利用价值,那么,说不得,连李世民都要上来踩上几脚。
尽管处境不妙,但楚馨觉得,若是自己派人将楚默的这次拍卖会搅黄,或者不惜代价的将那些方子拍下。
或许,这次自己不但能转危为安,甚至很可能趁机挣上一笔。
楚默不知道楚馨的打算,但也想到了对方绝对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的在对面看戏。
是以,他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
当第一个检查完银票,被放进来的人跟着前面的伙计打着灯笼,进入食为天后,立马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整个食为天内部,全部用黑色纱幔围了起来。
尽管现在还是白天,但食为天里面,除了面前这个伙计提着的灯笼之外,根本就不见一丝亮光。
很快,伙计就将人引入了一个隔断之中。
这个隔断,如果有参加过科举之人,就很容易发现,这里的布置和科举差不多一个样子。
只是,当客人入座之后,就又有一个侍女端着托盘,走了过来。
托盘里是一叠白纸和一套文房四宝。
侍女将托盘放在桌上之后,便将隔断上方的一盏红色灯笼点亮,告诉别人,这里有客了。
虽然早就听说食为天的拍卖方式极为独特,但客人还是第一次经历,刚想开口询问。
就见侍女指了指墙上贴的几个大字。
客人这才注意查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出声者,泄露身份者,立马剥夺拍卖权利。
客人此时爷大致明白了,这恐怕的食为天担心有人会用身份压人,是以特地弄出这么一个奇特的拍卖方式。
见到客人安静的坐下,侍女和一旁的伙计打了个招呼,然后将门口的门帘放下去之后,便离开了。
这样,从外面看进去,只能隐约的看到一个人影。
之后,又有许多人被带了进来。
落座之后,俱是全都被警告一番。
尽管楚默早有安排,食为天酒楼也确实宽敞,但最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被拒之门外。
这也不是说楚默准备的不够充分。
之前他准备的位置,全部都是按照楚馨发出的银票制定的。
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大唐钱庄最初发行的一部分银票没收回来。
这些银票,很大一部分,被世家大族掌握在手中。
他们知道楚默的本事,还有楚默身后的杨红玉以及紫阳真人。
不担心对方跑路,所以,别人前去取钱的时候,他们都只是当热闹看罢了,根本就没有去将银钱取回。
而之所以会有位置不够,是因为在今天早上,一大群胡商跑到李贞英那边兑换银票。
由于事情突然,李贞英没来得及和楚默打招呼,致使现在出了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