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9章 夺岭南(十)
柴绍这话一出,楚默顿时瞪大了眼睛。
卧槽!自己才将这纸钞弄出来多久,就被李世民搞崩盘了?
虽说之前自己临走的时候,的确坑了李世民一把。
可对方若是下点本钱,再用心经营一番的话,挽回纸钞的声望,也不是不能。
自己可是还指望着回头再去收割一波韭菜的,如今却被李世民连根拔起,这个仇,自己可是一定要记下。
想到这,他面色凝重看着柴绍点点头道:
“这件事我应下了,不过,在此之前,我也有个条件。”
“那就是,五天之内,你必须先送5000名青壮到我岭南,我有急用。”
听到楚默答应了自己的要求,柴绍立马喜笑颜开的拍着胸脯保证道:
“王爷放心,不就是区区5000名青壮吗,不需要五天,柴某三天内绝对给王爷凑齐。”
“另外,您要的那批物资,我也会在三天后的中午,送到桂州城外,还请王爷到时候提前准备好银两,以免耽误双方的交易。”
见柴绍如此轻易的便答应了自己的要求,楚默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这贵阳城。
当初李世民为了防止岭南北上,定是耗费无数,城中的好东西定然不少。
想到这,他眼珠子一转,亲密的搂住柴绍的肩膀道:
“既然国公爷如此给面子,那我楚默也不是不懂回报之人。”
“这样,待我们第一次交易完成之后,我便会命人在贵州城外设立一处坊市,到时候国公爷和其他商行有用不到的东西,都可以拿来交易。”
“你也知道,我这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银子,一旦有什么看上的东西,定然不会吝啬钱银。”
听出了楚默的话外之音,柴绍也是眼睛一亮,急忙抱拳道:
“王爷放心,只要这第一次交易顺利,让城中的那些商户知晓了王爷的实力。”
“到时候只要坊市一开,想必定会商贾如云。”
“要知道,这些年因为双方的往来减少,那些商贾手中可是也有不少即便是柴某看了,也会忍不住动心的好东西。”
“只要王爷到时候舍得出钱,想必那些商贾定然不会藏着掖着。”
对方这话,完全就是在提醒楚默准备好银两,到时候他会拿出一些好东西。
同样是狐狸的楚默,哪里听不出柴绍的意思,当即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道:
“国公爷放心,只要有好东西,我定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双方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而后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起来。
而后,两人又详谈了一些细节之后,楚默便直接带着49骑扬长而去。
看着楚默离开的背影,柴绍劫后余生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然后狠狠的朝地上啐了一口,转身便返回了贵阳城。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天下午,楚默便又派人送来一封奏折,让其转交给李世民。
奏折上洋洋洒洒差不多写了一万来字。
其中有9000字是用来怒斥李世民不讲信誉,不顾岭南百姓生死,违背诺言关闭双方的互市,阻断大唐与岭南的商道。
而剩余的1000字,其中除了一句问候李世民全家的话语之外,剩下的,就是让李世民赔偿这些年来,给岭南百姓造成的伤害。
奏折上写的十分清楚,若是李世民不为此事买单,那他楚默就会直接率领岭南的20万大军北上长安,找他李世民讨要说法。
而楚默开出的赔偿条件,也并不是非常离谱。
除了向大唐索要当初答应的迁徙之民,共计100万人口之外,最多的,则是向大唐索要粮食和各种物资。
刚和楚默谈判完的柴绍,自然知晓对方这只不过是在耍流氓,是在吓唬李世民,想要趁机捞上一把而已。
不过这又如何?
对方凭本事讹诈李世民,又不是讹诈自己,自己为何要替其操心?
更何况,如今大唐风雨飘摇,只是一个北周,就弄得其无暇他顾。
根据程咬金和长安那边传来的消息,此时的大唐,不管是军政还是经济,都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之前李世民举全国之力前往陕虢观与北周对敌,已经是抱了破釜沉舟之志。
如今战局既没有预料中的崩盘,也没有想象中的一战而胜,而是进入了僵持阶段,那就完全打破了李世民和朝臣们的计划。
现在,大唐除了要面对随时扣关的北周之外,还要面对一大摊的烂摊子。
若是此时楚默大军压境。
除了下令让自己死守之外,柴绍想不出李世民还有什么法子解决。
在此危机时刻,柴绍自然是知道李世民肯定不会因为此事,有胆与楚默翻脸的。
既然不敢与楚默翻脸,那就必然要答应对方的要求。
思及此,柴绍非但没有阻拦楚默的奏折,更是直接派了亲信之人,向整个黔中道发送了战争动员令,让各处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除此之外,他还连夜书写奏折,不但证实了楚默已经掌控整个岭南,拥兵20万的事实,更是将之前在桂州城被慧色击杀的那些骑兵,也全都编造为:双方是因冲突而互有损伤的减员。
这封奏折,柴绍除了替楚默圆谎之外,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向朝廷索要粮饷。
虽说上半年的军饷李世民已尽数发放。
但现在这不是大战在即,要鼓励军心吗。
所以,柴绍也就粗略的提了一嘴,希望李世民能提前将军饷送来,以免到时候双方开战,导致粮饷不及时而耽误军情。
柴绍的这一举动,除了想要趁机捞上一笔之外,更多的,则是试探李世民,试探大唐朝廷。
若是对方二话不说,直接提前送来粮饷。
那就说明大唐气运未绝,自己还要思忖一番。
若是拖拖拉拉,迟迟不见回复,甚至回绝了自己的请求,那柴绍就又要重新思量了。
所以,在将奏折送出的时候,柴绍就已经在期盼着朝廷的回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