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淮州
刘奉被押送着离开之后,穆容渊在暗处考核提拔了两位之前一直被贪污党打压排挤的年轻人,让他们暂时处理大同城的事务,真正的任命调令要等消息传到穆都之后皇上才会派人送来。
为了避免有人借着这点闹事,他还专门留了个暗卫,拿着他的令牌。
一是能在有人对年轻人身份产生质疑的时候站出来作证,二来,若是这二人也怀有不轨之心,拿有渊王身份证明的暗卫也能暂代处置。
在处理好大同城的事情之后,沈姝蔓一行也是抓紧时间赶路,至于那三个被抓起来的万神教教徒,中毒不算太深,但也不能解了毒就能清醒,他们留下了作为首领的那个,另外两人秘密压回穆都,还派出三人假装他们的身份落后一天前往淮州。
两日后,大同城知府刘奉因贪污被抓的消息传到周边各个城镇,淮州百姓当然也有所耳闻,吃饭闲聊的时候也能说上两句。
“那位刘大人啊,我之前跟着家里人走商的时候见过一次,身材那叫一个肥圆,满面油光的,我还在想大同城跟我们也差不多,怎么他就吃的那么好,原来是贪污了朝廷派下来的赈灾粮。”
“这位刘大人还是有些手段的,嘉王殿下路过的时候竟然都没有察觉他的异常,听说如果不是赈灾小队亲耳听到他和其他官员的密谋,只怕这次的赈灾粮也要少大半了。”
“我看那位刘大人啊,可不仅仅是贪污那么简单吧,不知赈灾小队可还发觉了他的其他问题?”
正在吃面的两兄弟忽然听到有人插嘴,转头一看,原来是个身材略微偏瘦的小伙子,他手里端着一碗馄饨,眼中满是好奇,是被八卦吸引过来的。
这几天吃饭的时候经常遇到搭伙拼桌聊八卦的人,兄弟两也没觉得意外,坦言道:“其他问题肯定是存在的,不过刘奉暂时就被定了个贪污的罪名,一来呢,赈灾小队只是负责粮食的收购和护送,找到刘奉的罪证将他送回穆都就已经是极限了,剩下的,还得朝廷那边专门派人过来。
二来呢,大同城也去了不少流民,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安置流民和百姓,南隅城的情况也刻不容缓,赈灾小队不能再路上耽误太多时间。”
得知刘奉的罪证之后贪污一条之后,小伙子又跟兄弟两闲聊了两句,之后快速的将馄饨吃完,身形在人群中快速闪过,最后进来巷子深处的一处宅子里。
宅子很大,前院看着和普通的家宅没有区别,到了后面就会发现,这里的走廊上挂着万神教的信条,都是他们经常用来蛊惑百姓的话。
再往后,是一个对外称为祠堂的地方,里面供奉的并非宅子主人的祖宗前辈,而是万神教的教主!
高大的金身雕像,下方摆放着五六个拨浪鼓,以及起码有二十盏以上的莲灯。
这里,是万神教在淮州的一处据点!
小伙子进屋之后,严肃的净手,擦干,虔诚的向雕像跪拜,祈祷,大概折腾了一刻钟才起身,进了旁边的偏殿。
偏殿内的蒲团上跪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面容端正,嘴角微微勾起,手拿折扇气质潇洒,可惜他的前头,摆放着是另外的一尊万神教的雕像,拨浪鼓和莲灯都在眼前。
“大人,大同城那边有消息了。”
小伙子低声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向男人进行汇报,说完之后等着男人的吩咐。
男人轻轻把玩着手里的折扇,依旧闭着眼睛:“派出去的三位侍者呢?”
小伙子立刻应声道:“回禀大人,早上收到传信,他们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因为刘奉一事,路程可能会稍慢一些。”
“嗯。”
男人轻轻应了一声,片刻后才道:“大同城那边暂时不管了,把人都撤回来,那个赈灾小队,想必在这几天就能到达淮州,让下面的人都不要轻举妄动,放他们过去。”
刘奉到底有多少证据被他们掌握,此时外人不得而知,哪怕知晓他与万神教有关,区区一个赈灾小队想必也无法进一步调查,况且南隅城那边情况紧急,他们应该在淮州耽误不了多久。
所以,他们只要暂避锋芒,待小队过去,便可继续发展。
“是。”
两日后,穆嘉泽到达南隅城,和户部侍郎展开救灾工作,而沈姝蔓等人,也用着商队的身份抵达了淮州。
“淮州城内肯定有万神教的教徒和据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暗一他们的小队离开之后,我们再出现将人引诱出来。”
穆容渊安排着接下来的计划。
沈姝蔓倒是没有问题,他们出来的目的,除了赈灾就是要解决万神教的事,而且南隅城距离淮州也不远,若是穆嘉泽那边除了什么问题,一天左右也能收到消息。
只是,他们是跟着秦非九的队伍行动的。
“九哥,我们这样会耽误你吗?”
沈姝蔓看着脸色虚弱发白的秦非九问。
大同城的那场暴雨之后,秦非九就发热生病了,沈姝蔓给他开药治疗,现在还没有痊愈。
明明身怀雄厚内力,却还会被这种小病侵蚀,沈姝蔓觉得非常奇怪,不过想到他体内的毒,又觉得是可以理解的。
“没事。”
秦非九轻咳两声道:“我与万神教同样存在恩怨,能帮着铲除万神教,也算报了一部分的仇吧。”
既然他都这样说了,穆容渊和沈姝蔓也放心的安排下去。
只是,看着沈姝蔓对秦非九的关心好像超越了自己,穆容渊觉得心里不太舒服。
暗一带领的赈灾小队在淮州官府前露了个面,上午到达,在府衙内休整了一番之后下午便出发了,中间也没有休息,跟当地官府看了流民的安置,私下找百姓了解官员为人,是否存在阳奉阴违的现象,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离开。
百姓们都感慨,小队真是和嘉王殿下一样负责。
那日出门打听情况的小伙子和百姓站在城门口的地方,亲眼看着小队离开了淮州才回去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