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衡草老人学富五车,看过的书不知几何,光是他一人捐出来的书,都有上百本。
徐先生说了,到时候书本多了,就在县里建一个什么藏书阁,里头的书也都是大家的,老百姓谁想去看谁就能进去看。
以前读书是有钱人世家的权利,统治者认为他们这些老百姓只要干活就行,根本无需读书识字。
可在徐先生这里,有人问起徐令,为何要教导百姓读书,要知道,帝王之术,实际上就是愚弄百姓之术,只要能糊弄住老百姓,让他们不知春秋,老百姓就是温顺的羊,乖巧的鹅,一门心思地干活,给朝廷做贡献。
这是徐令一位门客提出来的意见,叫他不必让百姓读书识字,谁知却被徐先生当成例子告诉百姓。
不读书,将来大同会有些人变成贪官污吏,他们又会变成从前被人掠夺的佃农,连怎么维护权益都不知道。
一时间,阳和县去上成人速成班的百姓又多了不少。
金凯就是其中一位。
“活到老,学到老,你们既然要来我们阳和县生活,估计日后也要去私塾里学文化,学知识,你们会做生意,学学也是有好处的。”
赵大郎和许六娘对视一眼,都点点头,“多谢提醒,我们到时候会去看看的。”
“今年啊,徐先生刚在咱们这落脚,没收粮税,第一年加入咱们阳和县的,都可以免一年粮税,等你们分了地,第一年是不收税的,不过到了第二年,就要看年景了。”
“这些年年景不好,徐先生说,是因为什么小冰河期,咱们这一年比一年冷,原本种地能种两茬,如今种两茬有些将就,估计再等几年,粮食就只能两年三茬熟了,年景好的时候,咱们是十税二,年景一般,就十税二,年景差,十税一,年景歉收,不仅免税,还会开仓放粮。”
赵大郎想了想道:“这和咱们早些年份的税不是差不多吗?”
金凯忙摆着手,“差多了,根本没法比!”
“咱们阳和县种的粮种是二代粮种,跟之前的不一样,这粮种啊,只有咱们大同会才有,也先紧着咱们自己人种,你再往北去一点,去咱们徐传胜的老家打听打听,他们那去年就早早种上二代粮种,你们知道一亩地能收多少粮食吗?”
“能收多少?”
“一亩地六百斤粮食!”金凯伸出手指,语重心长地比了一个六,“我问你们,你们以前也种过地,知道咱们寻常人家一亩地能收多少斤吗?”
赵大郎想了想道:“好些的田两二百五到三百斤之间,一般的田二百多斤,差一些的,连二百斤都收不到!”
这样一想,改良过得粮种也太厉害了!只是靠着粮种,就能多收一倍的粮食!
怪不得金凯说和以前比不一样。
以前一亩地最高收三百斤粮食,今年秋里朝廷征粮,已经十税四了,一亩地要上交一百二十斤粮,再算上人丁税,做生意的还要算商税货税……
反正是交完这些,老百姓都要勒紧喉咙过日子,一口都不敢多吃,吃多了就活不过冬天。
这样的情况下,人只能少吃多干活,还不能生病,一旦生病,全家都会被拖下水。
换成阳和县这边,一亩地收六百斤粮食,第一年不交税,百姓能迅速积攒一些家底,就算第二年十税三,也能剩下四百多斤粮食……
赵大郎稍微算一算,呼吸都急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