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除了这些,徐令又提到人才的培养和招揽,今天的会议比起上一次,人已经多了很多,很多都是衡草老人的徒弟徒孙,还有阳和县的一些读书人,还有的就是地主之家归顺改造加入大同会,就像是赵玄凌一样,不过这样的人占比很少。
徐令道:“你们都知道镇守边关的杨将军的事情,元丰帝头脑发昏,明知大军在前线作战没有粮草才是导致杨将军失败的原因,偏偏要处死杨将军一家,杨将军忠君爱国,我等既然要推翻雍朝,就必须招揽各样的人才。”
“我想派人去劫人,你们怎么看?”
衡草老人年纪最大,对朝廷知道的算多,他率先赞同徐令的想法。
“多年前我曾与杨将军有过一面之缘,他为人正直,祖上镇守边关,在并州有很高的威望,元丰帝此举,也是伤了当地百姓的心。若是能把他救下,倒是一件好事,只是他忠君爱国,忠的也是元丰帝,爱的也是雍朝,不知会不会领这个情啊!”
他拈着花白的胡子道:“怕就怕,他宁死不屈啊。”
徐令却道:“我等救他,是看在他为民守官的份上,仁义至此,不该是如今的下场,他若是愿意与我们同行,那更好,便是不愿,这样的君子也不该死于昏君之手。”
衡草老人笑道:“有你这些话,老夫倒是觉得杨将军十有八九愿意,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交给老夫来做吧。”
徐令点点头,押解杨将军的队伍很快就要途经徐州,只是徐州也是他徐令的地盘,此行必然会绕路,他已经让游道子摸清押解队伍要走的路,在那里设下埋伏。
“还有一件事,徐州的辛沛康已经答应加入大同会,不过他想要来见一见我等,现在已经在路上了,只怕不日就会抵达。”
徐令说完这两件事,顺势提出广发招贤令一事,再次得到众人认可。
加入大同会的人才越多,大同会才能更好。
徐令说完这些,就轮到其他人发言了,他们不搞那些谁都要说几句的一套,属于是谁有事谁就说,解决不了的,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决定。
黄兴德负责分地的事儿,如今已是熟手,他给众人汇报了一件事,是关于自主分田的。
从田家村往北去,就是赵家屯,那里有一片山,山里面也有一个村子,名字叫熊窝窝,在山谷里住了二三十户人家,因为久居山林,也不长与外人来往,但是其中有一户人家,行事比较乖张,仗着家里儿子多,经常欺凌别的人家,占据了山谷里比较好的土地。
外头徐令闹事分田,赵家屯的地主都上交土地被清算了,这事传到山谷里头,那二三十户人家有样学样,学着大同会的样子,聚众闯到恶霸家中,杀了他们一家,开始分地起来。
徐令点头道:“这是常事,莫说他们村子,其他村子不也有吗?如今大同会虽然是占据了阳和县,可这下属许多村庄,我们还没开始正经分地。”
有些村子是大同会带人去斗地主分田地还好说,能正经给百姓分地,可有些地方,不等大同会来,他们自己斗地主,然后分了田地。
大同会这时候再去,会被那些农民当成抢夺果实的坏人。
因此徐令就命人暂时不要轻举妄动,有村子自己斗了地主,他们就暂时观望,和这些百姓正常交往,不揽事不惹人,按照军规来做。
黄兴德说:“可现在,有人把事闹到我跟前,说熊窝窝里的百姓打了起来,做主分地的那些人,把好地分给自己,给其他人分赖地,有一就有二,其他人依旧不满,有样学样继续杀人。”
“我听人说,熊窝窝里二三十户人家,如今只剩下十几户了,有人逃了出来,想请咱们大同会做主,可这个主该不该做,怎么做才合适呢?”
黄兴德的疑问一抛出来,大家交头接耳,交换意见。
赵希安咳嗽两声,举手道:“这不就是打走大地主,自己变小地主吗?人之私心如此。”
就是这个道理。
沈默安静地听着,抬眼看徐令,很快又低头沉思。
就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他原先才觉得徐令做不成事,打走大地主,起义造反的人就是下一个小地主,地主不会少,只是看谁坐在那个位置上。
看北边闹的最大的王闯,现如今不就是一个闲散小官了吗?
他之前闹的沸沸扬扬,想造反的雄心呢?
吃饱了喝足了,原先缺的女人现在也不缺了,谁还想干那些把脑袋栓裤腰带上的事情呢。
就是因为懂得这些道理,沈默才会在留下之后,彻底转变对徐令的看法。
徐令是真的在践行承诺,大同会打下来的土地,都归大同会所有,而非徐令个人所有,这些地属于集体而非个人,而他与百姓同吃同住,并未有任何享乐之处,殚精竭虑地朝着大同的目标努力。
真正为百姓着想,而非个人……
沈默在徐令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光芒。
或许,这才是让他改变的真正原因。
沈默突然出声道:“百姓私自分地不可取,必须有可靠组织才能真正分田为民,这件事,大同会必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