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推荐人员
10月底,林州市书记李庆云带着各县市区的负责人,来到阳成县,对外宣称是学习和调研。
听取完阳成县方面的工作汇报,又看完几个在建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以及阳成小筑的销售情况之后,单独和常学勤在办公室聊天。
李庆云感叹:“学勤啊,时间过的可真快啊。两年前安排你来阳成县,我是怎么也不会想到,阳成县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发展速度上,体现在城市整体面貌上,更是体现在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上这种发自内心的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神面貌,我在其他县里,甚至在市里都看不到。”
“我一方面是庆幸,一方面又很舍不得……”
李庆云完全不吝啬赞美,毕竟马上就不是上下级关系。
“书记,您过奖。应该说,阳成县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还是因为有一群努力上进奋斗的干部职工,以及吃苦勤奋耐劳的可爱群众,两者之间相辅相成。这是一种因果关系。”常学勤谦虚说道。
“你就别谦虚了,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正是因为这样,才更舍不得你走。月初的时候,我特意去了一趟省里,希望能把你留下来,结果被骂了回来……”李庆云如实说道。
“谢谢李书记能这么器重,其实从我个人意愿来讲,临州是我的家乡,我也不想这么快就离开。”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将来无论你在何地在什么岗位,有条件的情况下,能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就行了。”
“一定。”常学勤点头。
“这次来,一方面是带着其他县的干部过来学习取经,让他们好好看看,为什么阳成县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而他们就不能,我看啊还是思想出了问题;”李庆云接着说道:
“另一方面,我也想听听你的意见,关于接任者有什么推荐人选。”
“嗯……书记,我这人你是知道的,喜欢直来直往实话实说。”常学勤说。
“我就喜欢直来直往实话实说的方式。”
“从目前来看,我个人认为杨清和同志是最合适的人选。”常学勤说。
“理由是什么?”李庆云问。
“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清和同志到阳成县以来,从发展的规划再到规划的实施,他都是全程操盘的亲力亲为者,他对阳成县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情况非常了解……”常学勤解释道:
“而且,阳成小筑的大大小小数百家供应商的情况也是如数家珍,他接任不需要熟悉,直接上手……”
“另外一方面,之前已经向您报告过,月中,鹅厂代表来阳成县与我们进行沟通,他们要对阳成小筑实施增资控股,他们的说法是通过增资实现控股应对几大电商品牌的合力围剿……”
“我和杨清和讨论过,认为还有一层原因,就是应对人事变动后的一些可能性变局……”
李庆云听完,看着常学勤的眼睛,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坦诚真诚,当然还有将军。
李庆云转头看向窗外,缓缓点头:“哦,我知道了。”
…………
11月初的周末,常乐飞往京城,江志诚在机场接机。
“江叔,实在不好意思,还要劳烦您亲自接机。我自己坐地铁也可以的。”常乐说。
“我们还讲什么客气。我正好有点时间,就来接你了。你过来,和小夏说了没?”江志诚问。
“临时起意,还没有和她说。晚上再说?”常乐说。
“也行。现在告诉她,保准她课都不想上了。”江志诚笑道。
“呵呵,还真有可能。”常乐也笑着说。
“怎么样?被女孩子这样子牵着扯着,都没有私人空间了,会不会觉得是负担?”江志诚拍拍常乐的肩膀,问道。
“叔叔,您说哪里话。被人寄托也是一种幸福。”常乐回道。
“哈哈,说的很有道理。”江志诚意外常乐的回答,大声笑道。
回到江家,夏清芳已经做好饭菜,她一边解开围裙一边招呼道:
“常乐,快去洗手。今天阿姨特意做了几道你们那的江南菜,尝尝合不合口味。”
“谢谢阿姨,这才看着就有口欲啊。”
“先别急着表扬,吃了后再评论。”
“常乐,你阿姨最近可是特意学了这些菜,每次小夏回家,她都要做上一次,让小夏点评。待会记得赞美啊。”江志诚一旁提醒道。
“你这人……好吃就是好吃,不好吃就是不好吃,打什么埋伏。”夏清芳将江志诚推进厨房:
“常乐,别理你叔叔,客观评价就行。”
“阿姨,确实很好吃啊,还挺地道。”常乐拿起筷子,尝了几口。
“真的?喜欢吃就多吃点。”夏清芳开始频繁往常乐碗里夹菜。
常乐吃撑了。
吃完饭,江志诚叫上常乐,来到书房,照例倒上一杯清茶。
茶香袅袅中,江志诚问:
“常乐,你这次专程来,是为了学勤的事情吧。”
“对,江叔。”常乐如实点头:
“前段时间,田咏志突然叫上我,和我说了这件事。”
“我虽然没有去过长宁,但是也多多少少从坊间听过一些传闻,那里很复杂。所以我很担心,以我爸的性子会不会陷在那。”
江志诚摇头说道:“你这是关心则乱。都是一些民间传闻而已,当不得真,不要过于担心。”
“复杂,哪里又不复杂呢?只要有发展,就会牵扯到利益纠葛,这个过程必然复杂……”
“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利益纠葛中,把握主线,兼顾到最广大的利益,基本实现利益相对平衡,这极为考验能力智慧和思维。”
江志诚接着说:“田咏志对你说那些话是带有私心的……”
常乐点头:“我能感觉到,不过他说的也没有错。”
江志诚点头:“确实没有说错。这几年,不仅仅是长宁,整个江东的发展步伐都比较慢……”
“有人将其原因归结为政策导向,我认为这种解释过于单纯和片……”
“固然有政策导向的部分因素在影响,但更关键的还是在思想,习惯性等靠要……”
江志诚继续解释:“过去,江东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不用怎么动脑子,单纯靠出售矿物原料就能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慢慢也就形成了思维惰性……”
“现在不行了,发展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过去那一套长期存在行之有效的传统模式,已经不合时宜……”
“但是,一方面喊着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口号,一方面依然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固守靠山吃山靠资源吃资源的传统思维,自然就会落后。”
常乐说:“江叔,您说的我明白,本以为顶多在省内调整,但是没有想到会跨区域调整,而且还这么突然,会不会?”
江志诚笑着说:“呵呵,你人不大,心思怎么这么复杂?”
“别说是你,就连我也不知道,一样是后知后觉。这是上级直接出手统筹布局一锤定音,调动的人员很多,学勤只是其中之一……”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表明上级对学勤是寄予厚望的。”
常乐说:“就怕承担不起。”
“你啊,把你爸爸想得太脆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