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一路搜刮
离开那个小村子,张文开始一路搜刮。
想着空间里的木头也没多少了,他便决定再去砍点树。
他先找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山头。
用意念确认附近没有人后,张文从空间里拿出斧子,开始砍树。
拿斧头砍树,本身就是件枯燥无味的事情。
而且还只有人,干起来确实很费劲。
还好他有意念和井水,可以帮他减轻不少负担。
等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张文砍倒第五棵树后才收工。
将木头收进空间里,又把拿到的那两棵小树苗栽好,他这才匆匆回家。
回到家的时候,母亲正准备做饭。
“妈,今天晚上吃大米饭吧,还可以炒个菜。”
张文将今天在那个小村子,拿到的那一小袋大米交给母亲。
这些大米不过就两三顿饭的量,他不能一次拿的太多。
这些时间,母亲已经习惯了张文每天往家里带东西,所以没多问。
“好,妈听你的。”母亲接过大米往厨房走去。
两个妹妹缠着哥哥撒娇,直到张文给了她们一人一颗糖后,这才作罢。
“好了,别闹了,给你们三颗糖,去找你二哥玩,记得给他分一颗。”
小妹嘟了嘟嘴:“哼,大哥现在是大忙人了,我们去找二哥玩。”
张文看着两个小丫头的背影,有点失笑。
家里很久没有吃过大米饭了,配着炒菜,味道好极了。
就在张文一家其乐融融的同时。
冯家村。
三叔家里。
今天托张文的福,三叔一家四口也终于吃了顿饱饭。
虽然主食还是棒子面粥,但今天多了一盘菜炒土豆丝。
酸辣的土豆丝最是开胃,让碗里的粥都变的好吃许多。
而他送给三叔的鸡蛋,只给两个孩子一人煮了一颗,补补身体。
实际上,这顿饭并不能算得上丰盛,但三叔一家却吃的格外开心。
等把桌上的饭菜扫荡干净后,三叔的小儿子张童,期待的看向自己父亲。
“爸,鸡蛋真好吃,明天我们还可以吃鸡蛋和土豆吗?”
“鸡蛋没有了,剩下的鸡蛋看能不能去换成粗粮,咱们家现在口粮还不够呢。
妈明天给你烤土豆吃吧。”三叔母立即说道。
“那好吧。”儿子有点失望,但还是很乖巧的。
旁边的大女儿好奇地问:“爸爸,这些吃的都是文哥哥带来的吗?”
“对啊,咱们家哪能买得起太白兔奶糖和麦乳精,你文哥哥现在在城里找到了工作,一个月工资估计比咱一年都高。”
张胜利边说边感叹,话里话外都是对自己这个侄子的欣赏。
“文哥哥真的特别好,他今天走的时候,还给我们小孩子一人分了一颗糖。”女儿对张文更崇拜了。
“是吗?”张胜利惊讶,这件事他还不知道。
心里对张文的欣赏更甚了。
小儿子在旁边听着,也默默的在心里,把张文当做了自己的偶像。
“爸,以后我也要像文哥那样,找个城里的工作,每个月赚很多很多钱。”
“好啊,那你也要努力,以后进城当了工人,就不用像爸爸这样,天天种地了。”三叔鼓励道。
但是想到自己家现在的情况,不免叹口气,忍不住跟媳妇诉说起来。
“小文现在真的是出息了,当上了工人,不用为了吃喝发愁。
不像咱们,天天干那么多的活,一年到头竟然连口粮都挣不够。
如果家里小孩不幸生个病,说不定这一年就白干了,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是啊,但是没办法,咱们村地大人多,所以一旦收成不好,全村均下来的粮食就只有那么一点点了。”三叔母也发愁。
“对了,你知道小文是怎么找到工作的吗?
听说最近整个四九城都在严查,农村户口都被赶回村了。
这种关头,小文竟然还能找到工作,是不是找了什么关系啊?”
“我也不清楚。”三叔挠了挠头,又补充道:“就算找了关系也不一定能行。
咱们队长平时结交的人那么多,给他儿子找工作的时候,几乎把所有关系都动用了。
即便这样,最后也没成功,现在不跟咱一样在种地吗。”
三叔母更疑惑了:“那小文是怎么当上工厂采购工的?”
“我没问,不清楚,之前我看这孩子平时不吭一声,沉默寡言的。
我还以为他会跟二哥一样,会留在村里种地。
但是今天见他,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估计吃了很多苦,变成熟了吧。”
“但这孩子是真的有本事,他是我听说过的最年轻的采购员,今天看见他那副打扮,我都没太敢认。”三叔母笑着说。
“是啊,不过看他的样子,没有一点自满,反而很沉稳低调,这个性格是个能成大事的。”三叔也点头赞同。
小儿子也装出一副大人的样子,摇头晃脑的说:“爸,你这就不懂了吧,这就叫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一句话逗笑了桌上的人,三叔母弹了弹他的脑袋,笑骂道。
“你个小鬼,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就到处乱说。”
“你个小不点,鬼灵精怪的,以后要好好跟你文哥哥学习,知道吗?”三叔也笑了。
小鬼点了点头,一脸认真的保证:“我保证,以后一定跟文哥哥好好学习,和他一样,进城工作。”
女儿也附和点头:“我要像文哥哥学习,跟哥哥一样成为厉害的人。”
一家人因为张文,一顿饭吃的格外励志。
不过话题的中心人物张文,对此却毫不知情。
他刚刚吃完饭,此刻正坐在空间里,继续联系着他的木工技能。
他已经决定了。
他要趁着现在反应能力还不错,记忆力也这么好时候,多学一些技术。
时代一直在变,万一以后遇到需要的地方,到时候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所以除了木工以外,他还想要学一些别的。
比如中医。
她的小姨就是一名中医,不过是村里的赤脚大夫。
她跟小姨夫两人都精通药理,一直在在村里给村民看病。
离开那个小村子,张文开始一路搜刮。
想着空间里的木头也没多少了,他便决定再去砍点树。
他先找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山头。
用意念确认附近没有人后,张文从空间里拿出斧子,开始砍树。
拿斧头砍树,本身就是件枯燥无味的事情。
而且还只有人,干起来确实很费劲。
还好他有意念和井水,可以帮他减轻不少负担。
等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张文砍倒第五棵树后才收工。
将木头收进空间里,又把拿到的那两棵小树苗栽好,他这才匆匆回家。
回到家的时候,母亲正准备做饭。
“妈,今天晚上吃大米饭吧,还可以炒个菜。”
张文将今天在那个小村子,拿到的那一小袋大米交给母亲。
这些大米不过就两三顿饭的量,他不能一次拿的太多。
这些时间,母亲已经习惯了张文每天往家里带东西,所以没多问。
“好,妈听你的。”母亲接过大米往厨房走去。
两个妹妹缠着哥哥撒娇,直到张文给了她们一人一颗糖后,这才作罢。
“好了,别闹了,给你们三颗糖,去找你二哥玩,记得给他分一颗。”
小妹嘟了嘟嘴:“哼,大哥现在是大忙人了,我们去找二哥玩。”
张文看着两个小丫头的背影,有点失笑。
家里很久没有吃过大米饭了,配着炒菜,味道好极了。
就在张文一家其乐融融的同时。
冯家村。
三叔家里。
今天托张文的福,三叔一家四口也终于吃了顿饱饭。
虽然主食还是棒子面粥,但今天多了一盘菜炒土豆丝。
酸辣的土豆丝最是开胃,让碗里的粥都变的好吃许多。
而他送给三叔的鸡蛋,只给两个孩子一人煮了一颗,补补身体。
实际上,这顿饭并不能算得上丰盛,但三叔一家却吃的格外开心。
等把桌上的饭菜扫荡干净后,三叔的小儿子张童,期待的看向自己父亲。
“爸,鸡蛋真好吃,明天我们还可以吃鸡蛋和土豆吗?”
“鸡蛋没有了,剩下的鸡蛋看能不能去换成粗粮,咱们家现在口粮还不够呢。
妈明天给你烤土豆吃吧。”三叔母立即说道。
“那好吧。”儿子有点失望,但还是很乖巧的。
旁边的大女儿好奇地问:“爸爸,这些吃的都是文哥哥带来的吗?”
“对啊,咱们家哪能买得起太白兔奶糖和麦乳精,你文哥哥现在在城里找到了工作,一个月工资估计比咱一年都高。”
张胜利边说边感叹,话里话外都是对自己这个侄子的欣赏。
“文哥哥真的特别好,他今天走的时候,还给我们小孩子一人分了一颗糖。”女儿对张文更崇拜了。
“是吗?”张胜利惊讶,这件事他还不知道。
心里对张文的欣赏更甚了。
小儿子在旁边听着,也默默的在心里,把张文当做了自己的偶像。
“爸,以后我也要像文哥那样,找个城里的工作,每个月赚很多很多钱。”
“好啊,那你也要努力,以后进城当了工人,就不用像爸爸这样,天天种地了。”三叔鼓励道。
但是想到自己家现在的情况,不免叹口气,忍不住跟媳妇诉说起来。
“小文现在真的是出息了,当上了工人,不用为了吃喝发愁。
不像咱们,天天干那么多的活,一年到头竟然连口粮都挣不够。
如果家里小孩不幸生个病,说不定这一年就白干了,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是啊,但是没办法,咱们村地大人多,所以一旦收成不好,全村均下来的粮食就只有那么一点点了。”三叔母也发愁。
“对了,你知道小文是怎么找到工作的吗?
听说最近整个四九城都在严查,农村户口都被赶回村了。
这种关头,小文竟然还能找到工作,是不是找了什么关系啊?”
“我也不清楚。”三叔挠了挠头,又补充道:“就算找了关系也不一定能行。
咱们队长平时结交的人那么多,给他儿子找工作的时候,几乎把所有关系都动用了。
即便这样,最后也没成功,现在不跟咱一样在种地吗。”
三叔母更疑惑了:“那小文是怎么当上工厂采购工的?”
“我没问,不清楚,之前我看这孩子平时不吭一声,沉默寡言的。
我还以为他会跟二哥一样,会留在村里种地。
但是今天见他,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估计吃了很多苦,变成熟了吧。”
“但这孩子是真的有本事,他是我听说过的最年轻的采购员,今天看见他那副打扮,我都没太敢认。”三叔母笑着说。
“是啊,不过看他的样子,没有一点自满,反而很沉稳低调,这个性格是个能成大事的。”三叔也点头赞同。
小儿子也装出一副大人的样子,摇头晃脑的说:“爸,你这就不懂了吧,这就叫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一句话逗笑了桌上的人,三叔母弹了弹他的脑袋,笑骂道。
“你个小鬼,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就到处乱说。”
“你个小不点,鬼灵精怪的,以后要好好跟你文哥哥学习,知道吗?”三叔也笑了。
小鬼点了点头,一脸认真的保证:“我保证,以后一定跟文哥哥好好学习,和他一样,进城工作。”
女儿也附和点头:“我要像文哥哥学习,跟哥哥一样成为厉害的人。”
一家人因为张文,一顿饭吃的格外励志。
不过话题的中心人物张文,对此却毫不知情。
他刚刚吃完饭,此刻正坐在空间里,继续联系着他的木工技能。
他已经决定了。
他要趁着现在反应能力还不错,记忆力也这么好时候,多学一些技术。
时代一直在变,万一以后遇到需要的地方,到时候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所以除了木工以外,他还想要学一些别的。
比如中医。
她的小姨就是一名中医,不过是村里的赤脚大夫。
她跟小姨夫两人都精通药理,一直在在村里给村民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