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阳奉阴违6
知道真相的梁朝明觉得很满意。
毕竟也确确实实是做了实事的,值得这些赞誉,他受之无愧。
如果没有他提前准备那些药材,等到了地方发现瘟疫然后再去筹集药材,研究药方,中间这个过程可是不短,这些百姓还得死一大批。
他缩短了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是救了一大批百姓。
活下来的人又有哪个会不感激?
毕竟就算是活着再难,也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更何况死于瘟疫中,也算不得什么好死。
何况梁朝明还带来了粮食,这也是真正能救命的东西,亲自在城中派粥的梁朝明,在百姓的眼中心中,那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至于皇帝是谁对不起,只听过没见过。
或许是因为瘟疫的消息传回皇城后,三皇子认为梁朝明逃不开被感染的命运,只派了一队人马,也没有强硬的要求他们立刻去刺杀,而是进行观望。
万一他这个二皇兄因为感染了为瘟疫而死,不是省了他的事吗?
而是而这队死士也怕感染瘟疫,并不敢靠得太近,既然是他们的主子,没有强硬的要求,他们现在就上去杀了二皇子,那他们就一拖再拖,一直也没有动手。
这些死士也是搞笑,被抓后咬毒自尽时不怕死,到处刺杀别人的时候不怕死,这会倒是怕了或许是因为感染瘟疫的过程太痛苦?
或许是被抓后咬毒自尽逞的是一时之勇,只要热血一上头就可以做到,而且这个过程非常快,几乎没什么痛苦。
要不然死士被抓后为什么要咬毒,还不就是怕受刑不过会招供?
在梁朝明看来,那些咬毒自尽的,其实都是些怕疼怕受刑的软骨头。
当然也不排除是因为他们的主子给他们洗脑的效果。
安抚好了百姓,梁朝明率领着部众还朝,百姓们自发出城送别,一直到梁朝明队伍的身影看不见了,才依依不舍的各自回家。
老皇帝这边得了消息,此时的脸色并不好看。
虽然他也没想过,现在就让这个二儿子死,而且解决了瘟疫的问题也是为他这个做皇帝的分忧,可他就是高兴不起来。
尤其是尤其是从暗卫那里得知,他这个二儿子在百姓中的名声空前高涨的时候,那心情就更不美好了。
他甚至开始反思,安排二儿子做三儿子的磨刀石,究竟是对还是不对?
毕竟梁朝明的表现越来越不像一块磨刀石了,反倒更像是三皇子的强敌了。
老皇帝甚至思考着,要不要自己亲自动手废了他,免得在自己百年之后,三儿子不是他的对手。
不过就算是要杀这个二儿子,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来,谁让他刚刚立了大功呢?
皇帝还是要脸的,他也怕被千夫所指,怕别人骂他是昏君,怕别人骂他没有容人之量,只能按耐住心里的杀意,寻找机会徐徐图之。
知道了梁朝明已经平安往皇城返了,三皇子差点没被气晕过去,暴怒的又摔了书房里的一批瓷器。
一边安排人紧锣密鼓的刺杀,一边思考着万一刺杀不成,等对方回了京城之后该怎么办。
就在他在这种烦躁的情绪里时,后院的那几个女人还企图当解语花,往他跟前凑。
盛怒之下的三皇子杀了自己一个侧妃,两个侍妾,对外却宣扬她们得了重病,先后去世了。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真相还是被偷偷泄露出来了。
碍于对方是皇子的身份,侧妃的娘家人敢怒不敢言,至于那两位侍妾的娘家人,就更不敢以卵击石了。
只不过心里怎么想的,就没人知道了。
背后有没有偷偷的做小动作,也无人知道,至少三皇子后院的这些事儿没瞒住多久,就被爆出来了。
死的这位侧妃姓张,乃是张侍郎家的嫡女,张侍郎明面上不敢做什么,背地里恨的咬牙切齿。
都说是伴君如伴虎,这位还没成为君呢,就已经成了吃人的老虎了!
竟狠毒如此!
如果说侧妃犯了错,顶多就是惩罚一通。
哪有像这样的被活活打死?
更何况侧妃没有犯错,之所以被打死,也不过就是因为撞在了三皇子心情不好的枪口上,打死侧妃只是为了泄愤。
知道内情的人都在反思一个问题,这样的人真的适合登上那个位置吗?
如果登上了,会不会成为一个暴君?
没有人敢把这话问出来,但都自动的离他疏远了些。
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三皇子的所作所为还是在小范围内被传播开了,这传言似真似假,有着好几个版本,不过主旋律只有一个,那就是三皇子是个暴戾的人。
原本站队三皇子的,和一直摇摆不定,不知道该支持哪个皇子的臣子们,都不约而同的放弃了三皇子。
这样一个人可不是明君之相。
就算他们扶持他做了皇帝,这样的品性,谁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在做了皇帝之后就卸磨杀驴,或者是因为莫名其妙的是被迁怒。
到时候丢官弃爵都是轻的,说不定还会连累的一家老小性命不保。
毕竟官位做到他们这个级别,有几个手上是绝对干净的?
皇帝要想杀他们,随便罗列出几条罪证,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抄家灭族了。
也或者可以这么说吧,他们之所以现在还能活着,基本都是因为现在的老皇帝的优柔寡断,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拖泥带水的,也不够心狠手辣。
真要换上一个暴虐的人做皇帝,能不能容得他们继续为官先不说,还能容不容得他们继续活着都是个问题。
所以既然要支持,哪怕不能支持个明君,也绝不能支持个暴君。
二皇子最近在百姓中的呼声很高,而且至少表面上老皇帝对梁朝明还不错,所以有许多臣子心中的天平就偏向了梁朝明这边。
毕竟原主的性子向来温和,而梁朝明过来的时候,原主那具身体中毒还不太深,虽然人变得多少有些急躁了,但还没到严重的程度,所以还没破坏在这群臣子心目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