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大司命少司命是孪生姐妹
竹楼静室,恢复如此。
大司命已经把男人画像描绘出来。
在施展阴阳秘术的时候,大司命看到了引起大唐国运上涨的男人。
只能匆匆一瞥,不能仔细窥探。
大司命看到一个身穿玄色长衫,身材修长,面容英俊,眼神坚毅,器宇不凡的青年男子。
至于他身在何处,为谁效力,做了何事,根本无法窥视。
大司命本欲进一步窥探,便遭受反噬,阴阳秘术被迫中断。
她将画纸拿了起来,呈在面前,仔细端详。
“如果好好打扮,倒是陌上人如玉,可是他凭什么促使国运上涨?”
大司命看着画像之人,百思不解,琢磨不透。
能够促使国运上涨之人,除了一国之君,无不是封王拜相,开疆拓土之辈。
近段时间,中原大地并未发生什么惊天地泣鬼神,足以影响一国气运的大事。
大司命在脑海里把中原七国的王侯将相,天骄俊杰,英雄豪杰,全部搜罗一遍。
却无一人与画像之人相似。
哪怕她见多识广,依旧无法得知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许是此人如三国的诸葛孔明,避世不出,如今才入世。”
大司命红唇轻启,喃喃自语。
放眼整个中原,能人异士层出不穷。
大司命不能知晓所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反正已经把人像画出来,后面的事情,就交给李扶摇去烦恼吧。”
大司命不再多想画像之人到底是何方神圣,轻松说道。
一個身穿青色锦绣罗裙,身段婀娜,曲线玲珑,面容姣好,肌肤白皙的年轻女子,无声推开静室的竹门,看到大司命已经卜测结束,才罗袜生尘的移步进来。
这个身穿罗裙女子长相与大司命十分相似,可谓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不过,两人的穿衣风格,气质神态,可谓大相径庭。
罗裙美女比较娇俏轻佻,而大司命则是更为端庄典雅。
两人虽然风格迥异,不过都是一等一的美人,国色天香。
若是站在一起,更是人间绝色,各有优点。
此人便是阴阳家的少司命,同时也是大司命的孪生妹妹。
她们自小便相依为命,一起生活,一起修炼,然后被阴阳家发现,加入其中。
两人一路上相互扶持,通过层层考验,一起成为阴阳家大司命和少司命。
“姐姐,卜测结果出来了吗?”
少司命走进静室,来到大司命身边,吐气如兰,轻声问道。
“就是这个男人,促使大唐国运上涨。”
大司命把手中的画像递给少司命,缓缓站起身来,慵懒的伸了一下懒腰,使得饱满的弧度更加明显,几乎呼之欲出。
少司命结果画像,认真观察一番,也不认识画像之人。
“我对此人并不印象。”
少司命摇了摇头。
“交给李扶摇去操心吧。”
大司命随意说道。
“姐姐,你遭受反噬,严重吗?”
少司命看到大司命两处泪沟处的血痕,不免有些担心,关心问道。
“强行逆转阴阳,窥探天机,总要付出点代价。不过无妨,休养几天就能恢复。”
大司命脸上浮现好看的笑容,不以为然的说道。
“妹妹,你把画像转交给大唐使者,带回去交给李扶摇,让她中原境内搜寻此人。”
“好!”
少司命轻轻颔首,把画像卷好,然后离开静室。
……
长安,大明宫,紫宸殿。
紫宸殿为第三大殿,是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
此时,女帝立于紫宸殿当中,看着一幅悬挂起来的画像。
她身穿一袭暗紫绸缎长裙,将苗条身段衬托出来,并不为戴冕旒,只是梳着发髻,憋着金钗,依旧绝色倾城。
女帝李扶摇神色动容,睁大眼睛,仔细端详眼前的年轻男子画像。
就是这个男人,助长了大唐气运。
“你是谁?身在何处?又做了何等壮举?”
李扶摇看着男子画像,嘴唇歙动,颤声三连问道。
上官夕照站在女帝身后,同样看着男子画像,不发一言。
她同样是绞尽脑汁,也找不到关于此人的半点痕迹。
“虽然未知此人去向,但至少知道大唐国运上涨的缘由,有了方向和目标。”
李扶摇稍稍平复激动的心情,恢复平日的威仪模样,欣然开口。
“传朕旨意,召集画师,复刻此人画像,传遍中原七国,寻找此人。”
李扶摇背对上官夕照,声音清越,金口玉言,下达旨意。
“若是隐世高人不愿入世,朕愿意礼贤下士,三顾茅庐。”
“社稷将倾,大唐乃至中原,需要这样的能人。”
“若是不愿为我李唐效力,朕也可以送他去其它六国,施展他的才华,成就他的抱负。”
“北蛮虎视,中原倾颓,朕不能再有门户私计,故步自封了。”
“中原七国唯有勠力同心,才能力挽天倾。”
女帝看着男子画像,说出这番肺腑之言。
“圣人英明!”
听到女帝这番话,上官夕照感触良多,神色动容,深深作揖行礼。
大唐有此圣人,乃是幸事。
有女帝执掌社稷,大唐必将复兴。
“去吧!”
女帝背对上官夕照,挥了挥衣袖。
“遵命!”
上官夕照走到画架旁边,将悬挂起来的画像取下,离开紫宸殿。
女帝看着昭容离去,迈步走向紫宸殿大门,看着长安气象,喃喃自语。
“朕很想知道,你究竟做了什么,助涨了萎靡不振的大唐气运?”
此人若是再能助长大唐国运,对于大唐社稷而言,将是一大幸事。
一潭死水有了生机,大唐看到了曙光。
这一天,关于大唐气运上涨的消息,宛如春日的狂风,由长安而起,吹向整个大唐,吹拂整个中原。
哪怕时值寒冬,依旧让万千大唐百姓,中原民众,感觉如同夏日般炽热。
消息一出,长安诸多画师主动请缨,复刻画像。
各地百姓,三教九流,亦是奔走相告,齐心协力,找出那画像之人。
这是大唐复兴的机会,自当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