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大宝也要去
老太太被打断说话,心里不悦,看着李淑珍问:“你是哪家的媳妇儿,怎么跑我家来了?快回你家去吧。”
李淑珍:......
谢薇:......
朱老太太说完,也没放开拉着谢薇的手,有些遗憾的道:“你爷爷也不是故意不来见你的,他真的太忙了,你太姥爷留下的十几间铺子,都得你爷爷打理,他不是不想见你。”
谢薇尴尬的笑笑:“可不是嘛,那么多铺子,都得爷爷打理,肯定可别忙。”
朱老太太见谢薇体谅爷爷,也很开心:“好孩子,真懂事。”
李淑珍却在一旁气的直跺脚,在谢薇背后用力拍打了两下:“老太太糊涂,你也糊涂,那些话,是能随便说的?”
谢薇无奈:“妈,现在是新时代了,我们不能相信迷信,要相信科学。”
“我管你信什么,说话都得给我避着点(谶)。”
“小薇,面好了。”
还是张娟的声音,舒缓了屋里的气氛。
“给你加了点儿辣子油,今儿下晚儿才炸的,我还加了些白芝麻,你闻闻可香了。”
晚上,谢薇也没回老宅,倒是去附近公用电话亭,给老宅打了个电话。
当大宝听说妈妈在朱太奶奶那儿住时,还劝谢薇不用担心他们兄妹三人,他们被太爷爷,和张奶奶(张婶儿)照顾的很好。
当大宝听谢薇说,她明天早上要去牛庄,下午如果回来的早的再去老宅的时候。
大宝强烈要求一起去。
看后面排队的人,实在太多了,谢薇只好长话短说,答应明天早上六点准时到老宅接大宝。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通信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改善居民通信状况,北京大力发展城市公用电话。1980年,市内公用电话达到1598部,其中传呼公用电话达1000部。
1982年9月,西单北大街安装了京市第一座投币式公用电话亭,因收费方式为只计次不计时,经常出现一人电话聊天,多人排队等候的现象。
某季的相声《打电话》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场景,通过“啰嗦”这一人物形象,幽默地讽刺了少数人超长时间占用公用电话资源,误人误己的社会现象。
1984年6月,计时投币公用电话投入使用。1989年11月,开通30部无人值守磁卡式公用电话。)
为了方便照顾老太太起夜。
李淑珍在老太太房里的墙角,用的是三个长条凳,上面放了一个门板,铺上一床褥子,搭了一张简易的单人床。
把简易床搭在老太太床边。谢薇躺在上面和老太太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都晚上快晚上十二点了,李淑珍走到老太太窗根下听到谢薇还没睡,忍不住进屋提醒道:“怎么还在说话,你去睡吧,老太太我来守着。”
“妈,您去睡吧,我和老太太马上就睡。”
谢薇拒绝了李淑珍的要求,张娟都说了,平时大多数时候,都是李淑珍守夜。既然她来了,也让李淑珍轻快轻快,好好睡个觉。
这一说,就是大半宿,都后半夜两点多了,谢薇才勉强睡着。
“叮铃铃叮铃铃”急促的闹钟铃声,把谢薇吵醒。
谢薇愣了下神,立即把闹钟嗯停。
她小心翼翼的看向老太太,见老太太微张着嘴,还发出轻微的打鼾声,才松了口气。
她轻手轻脚的起身,收了“单人床”。本打算简单的洗漱一下后,和李淑珍打声招呼就走的。
哪曾想,打开房门就看见,厨房里李淑珍忙碌的身影。
想想前世,无论她上学也好,工作也罢。从来没有人为她准备过一顿早餐。
再看看这一世......
谢薇总觉得,她这一世活得太幸福了,也不太真实了。如果是梦,就让她在梦里,永远都不要醒来。
“妈,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平时她们都早上九点多才吃早饭,根本不用这么早起做饭。
“昨晚听你说,今儿要去牛庄。给你弄口热乎的吃。”
谢薇就知道是这样,嘴里嫌弃道:“这么早,哪儿吃得下的?”
但丝毫没客气端起李淑珍的给盛的小米粥,拿起盘子里的葱花鸡蛋饼,就吃了起来。
“嗯,好吃。”
“这几张饼,我给你装上,你和大宝路上饿了吃。”李淑珍把烙好的饼一张张卷起来。
“妈,不用,大宝太爷爷那边应该,肯定给他准备了吃的。”
“我不管,他太爷爷准备的,是他太爷爷准备的,我给大宝准备的,你说什么都得带上。
你这几个礼拜天都往乡下跑,如果不是上次陆宸回来,把大宝他们带过来看朱老太太,我就一个多月没看到他们了。”
李淑珍嘴里抱怨着,手里的动作没停。把一张张卷好的饼,又装进油纸袋里。
闻言,谢薇连忙解释:“妈我这不是第一次种草药吗?不去看看,我实在不放心。也就忙这一阵子,等忙过这一阵儿,我每个礼拜天都来陪你们。”
“我知道你忙,我就没见过你这么拼的,医生的工作就够累了。还在外面开什么化妆品店,那么多店都忙不过来,又跑去租地种草药了。一天天,想一出是一出的,你不忙谁忙?”
可能是见谢薇一句话没说,意识到自己可能说了闺女不喜欢听的。
便又劝道:“再忙,也要注意休息。别以为自己年轻,就不顾惜自己的身子。不然以后老了,一身毛病。”
大概这种,又嫌弃,又关心的感觉,才是母女相处时,应该有的吧。
“妈,你是不是忘了,我可是医生呢。中医,西医都会,是全能型新时代医生。”
“去,去,去,该干嘛干嘛去,看给你能得。没听说过,那河套里淹死的,可都是会游泳的。”
谢薇:......“妈,你这么聊天,很容易把天聊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