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本宫贤良淑德

第四百一十八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本宫贤良淑德 兔子的刀 2286 2024-08-11 09:15

  由于前年的洪水,江南两道及中南两道,各有减税免赋的优待,同时因为重建或新建市舶司商局介入作坊产业,导致它们的商税也是全新的体系,最终,整个南方大部分的税赋,都无往例可以参考,不论数额还是比例,都是崭新的。

  户部堂官认为这种无例可考的税赋难查,巧了,巫明丽也认为这种无例可考的税赋很难造假。

  最后是巫明丽赢了。

  巫明丽不知道江南两道理应交上来的税赋是多少,可她知道商局插手的产业各个环节的数目至少要大致对得上,户部给她看的这些,实在是走远了。

  假如定波港上缴的关税是三十万两,则总货物出口金额就得有三百万两,其中报关的比例既定,则工人数量消耗的原料全都可以推测,根据比例倒推这地方仅出口的布料用棉三百万斤,同时作坊交的商税中成本核算里,提示棉花的运输成本既定,其中一百五十万斤精梳棉来自本地,一百五十万斤来自外地且产地可溯源,其他市舶司和港口的数据可以与本地交叉印证,则本地的棉花种植面积已经可以推定。

  那么你这个地方缴的这个棉花的田亩税额刚刚符合出口布匹的用量,是不是不对?

  数额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很显然这条线上造假的人还不知道怎么编才能吻合数据。

  况且巫明丽还能拿到许多真实数据。

  大雍信行商局提供的佐证,虽然不足以反应整个江南的财税状况,但用于校正数据参考可信度,绰绰有余。

  巫明丽就以商局和市舶司为支点,一点一点撬税赋,逼着层层截留的人层层往外吐。

  晋王府只提供选项和建议,不做任何决定,李琚基本上每天都要陪同巫明丽或田趁月或韩胜子进宫请旨,由皇帝圣裁。

  皇帝陛下对晋王府的表现很满意。

  不是因为够恭谨,也不是因为他们的建议很好或者表现很聪明,而是通过晋王府的献策,看出来李琚对自己的定位很符合皇帝的需求。

  当此之时,还和相权妥协就是慢性致死,看清皇权的位置,从皇权独尊出发,就算差事办得不好也有足够的时间修正,就怕看错了自己的位置,真的跑去和士大夫共天下,那才是没救了。

  不多日到了中秋,又到了重阳,又到了冬至,倏忽又是腊八立春小年,今年每有大小节日,总是格外热闹。

  只因今年下半年皇室里气氛古怪,皇帝于是总想着希望皇子公主们联络联络感情,兼之国库钱粮颇丰,便让大办。

  皇位只有一个,注定他这十几个儿子绝大多数都只能当个富家翁。皇帝希望,儿子们能和和气气地互相扶持,有才能的各展长才,没才华的安分守己。

  然而皇帝陛下注定是空想了,就算宴席结束于热闹,那宴席过后,兄弟们的气氛依然古怪,甚至多多少少出现了皇帝不希望看到的抱团现象。

  蜀王身边有自知无望韩王魏王,陈王身边也有一母同胞的弟弟鲁王和母亲的养子楚王,周王身边则聚集了几个更年轻的弟弟,就是和兄弟们来往最少得晋王,也有康王隐隐地靠了过来。

  但是康王身体弱得很,皇帝知道了也睁眼闭眼,就当他是为了治病去的。

  晋王府的大夫特别好,好得都出了名,谁家有个疑难杂症都讨晋王府的大夫,那个王不泊,今天还在太医署和御医打官司呢。王不泊天天闹着要出宫,但皇帝陛下可不敢放开这个对他的病情最有办法的大夫。王不泊是个女草医,在宫里哪怕有皇帝撑腰,也要吃点排挤,王不泊才不忍,受了排挤一定还手,也有点鸡飞狗跳。康王的身体,现也在王不泊手里调养。

  由于皇子之间隐隐地攒在一起,他们也渐渐地发现了一个很吐血的事实:“陛下拟诏书欲立您为太子”这句话,皇帝陛下交代给了至少三个人。

  他们不敢想皇帝陛下之前是装病,因为仔细一想就知道当时除了晋王,所有其他王的表现,都很让皇帝陛下不满,这个结果太过惨痛,他们宁可自欺欺人地忽略这个可能性。

  他们宁可相信,是皇帝陛下病愈后才改变了想法。

  周王和陈王心生怨恨,尤为严重。

  在他们看来,他们是眼睁睁看着到手的储位丢了。

  就因为蜀王世子“唤醒”了皇帝陛下,又或者是晋王皇孙陡然表现良好,异军突起,导致皇帝陛下现在更属意他们两家了!

  比不曾获得更难以甘心的是得而复失。

  所以很难不让人动点铤而走险的心思。

  既然蜀王和晋王靠着儿子异军突起,那让他们的儿子消失就好啦!

  今日小年,天上微微撒着雨。

  小年夜的家宴,又是能来都来的齐全宴会。

  年纪大于五岁的皇孙皇子全部出席,数量很多,比八月十五那天到的都更齐,巫明丽连人都认不全。

  巫明丽带上了三个侧妃三个孺人,以及四个孩子,是人口相对最多的王府。

  其他王府把儿子们都带齐全了,不过闺女和侧妃带得少。

  蜀王妃韩王妃等将晋王府的各个侧妃孺人打量个遍,真觉得巫明丽是恶心她们几个来的:我们都不带旁人,就你带,显着你贤惠不要紧,显着我们不容人就不行了吧!蜀王妃可是只带了世子的生母侧妃凤仙呢。

  巫明丽也有说法:“这都是带来陪我吃酒的,嫂子们又不是不知道,我偷懒算头个,每每跟进宫的人就一个阿保一个丫鬟,叫我们三个管他们四个,那却免了。”

  祸已一个就顶别人家十个,有这几位侧妃孺人,好给巫明丽省心。

  晋王府的侧妃不提,三个孺人都是宫女出身,规矩一点不错,巫明丽敢带着进出,本也有理。

  蜀王妃瞅了半天,挑不出错来,暗暗给巫明丽捣一拐子,领着儿子扭开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