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在三十四年前,南宋与蒙古联手消灭了金朝之后,南宋向北出兵,成功占领了洛阳开封等北地,并试图依托黄河天险来应对蒙古的威胁。
然而,这一构想遭到了蒙古铁骑的猛烈冲击,最终以失败告终。
当时的蒙古国君窝阔台汗以此作为借口,发起了南下的入侵,揭开了长达三四十年的两国战争的序幕。
在这几十年间,蒙古军队在南边攻占了云南大理的大部分区域,保定帝身死,只剩下大理国的镇南王段正淳还在带领残军进行顽强的抵抗。
跟着段正淳残部进行抵抗的,还有摆夷大酋长的女儿刀白凤,以及秦红棉,甘宝宝,李青萝,阮星竹几个情妇。
而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各部更是毫无抵抗之力,纷纷选择了归降。
南宋的版图在蒙古铁骑的持续进攻下不断缩减,如今已经被迫龟缩到江浙一带,依靠长江天险以及四川的崎岖山地来进行负隅顽抗。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蒙古哈罕蒙哥,率军亲征攻打重庆合川钓鱼城时战死。
蒙哥死后,其弟弟忽必烈成功击败了阿里不哥,登上了蒙古大汗的宝座。
这位雄才大略的霸主迫切希望统一天下,而南宋则成为了他前进道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
在攻陷大理国后,蒙古通过四个方向对南宋发动攻击:
一是川蜀之地,然而川蜀道路崎岖难行,大军难以顺利通过,因此进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攻占了大部分四川区域后,终于在重庆与合州钓鱼城与宋军陷入僵持。
二是江淮地区,所谓江淮,指的是长江与淮河间的广袤之地。
在淮西以北,是连绵数百里的大别山,以南是数以千百计的湖泊,往东则是纵横交错的河流。
饶是蒙古铁骑勇猛无比,却更适合一马平川的平原,而南宋在此地部署重兵,利用星罗棋布的湖泊河流,构建了行之有效的纵深防御,使得蒙古铁骑无法发挥出其优势。
当他们突破淮河第一防线,继续南进时,宋军依然可以依托地理之势进行抵御,这就导致蒙古铁骑失去了一往无前的锋锐之势,在抵达长江防线时已是强弩之末。
所以,蒙古军队之前在江淮一带战事陷入了胶着,始终无法突破长江进犯南国,这也是忽必烈放弃这一条路线的原因所在;
三是从云南出发,深入广西腹地;
最后一条路线则是沿着汉江流域推进。
襄阳和樊城作为矗立在汉江流域的第一军事要塞,无疑是蒙古军队必须要攻克的首要目标。
正因为江淮战事陷入胶着,宋军又在重庆钓鱼城等险地筑起坚固壁垒,蒙军一时难以在以上两地突破,从而抵达下游的鄂州江陵等腹地。
忽必烈谋划攻克巴蜀,再顺长江而下,占江陵,取临安的战略最终无法得以实施。
此时,任四川潼川路安抚副使的刘整,跟吕文德矛盾日深,吕文德勾结四川制置使俞兴陷害刘整,时值宰相贾似道把持朝政,朝内乌烟瘴气,奸臣当道。
刘整申冤无门,走投无路之下降蒙,至此,潼川路沦陷,胜利的天平倾向蒙古。
刘整向忽必烈谏言,提出以襄樊作为突破口,顺汉水南下,取鄂州,从而突破长江防线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