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广辉跑了许多食品厂和商店饭店,那时塑料袋还没盛行,许多包装都用纸。但是,商店饭店用量是以张为单位的,食品厂也只以刀为单位,一刀也只有100张,20斤左右。一吨纸是1万张,又能裁成8万张,要订出一吨去,得跑遍全县。
他在齐连生的指引下,又去牡丹江造纸厂寻问销售渠道了。哪知人家是国营企业,生产的包装纸都是按计划卖给纸箱厂的。那纸箱厂则用它来做纸壳,是把两张纸粘合到一起,将其中一部分轧成瓦楞形,两部分做上下的皮,中间粘上瓦楞纸,6张纸才能做出一张纸壳。
他开始怀疑人生了,认为自己接受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听到柳维嘉的想法后,犹如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便找到了她。
柳维嘉听了他的诉说后心说,如果能把几张纸粘合成一张纸,做成纸袋子,不仅能装磷肥,而且能装水泥白灰,也可以做成纸壳,用途就更广泛了。
她马上召集轻化局的技术人员开诸葛亮会,有人提出了jl市有一个叫刘声的残疾军人,用三口大锅干革命,创立了油脂化工厂的事迹,建议去那里参观学习。
柳维嘉立刻带人去了jl市船营区油脂化工厂,此时的化工厂已经是一个有300多人的地方国营企业了。但是,那三口大锅还保存着做厂史,做为工业学大庆的典型,来这里参观学习的络驿不绝。
虽然没有见到“没有双脚也走革命路,没有双手也开顶风船”的抗美援朝中七处受伤的厂长刘声,但是,解说员介绍他创业事迹时,提到了他们最初就是熬胶用动物的皮骨熬成明胶。后来才得到了国营化工厂的下脚料,炼制出了许多油脂产品。
在这里虽然没得到熬制明胶的方法,但是找到了线索,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创业精神。
按照线索,柳维嘉在jl市找到了一个明胶厂。参观得知,他们的明胶是用动物的大骨头熬制的。制做一吨明胶需用5吨动物骨头,而动物骨头都是从供销社买来的,每吨300元。
柳维嘉知道于家窝堡供销点就收牛羊猪骨,每斤2分钱。而明胶的批发价格则是600元一吨,原材料和成品的价格比是1比1,很赚钱的。怀仁县不缺骨头,要是建一个明胶厂也会赚钱的。
做实验是柳维嘉惯用的手法,她买到了10斤明胶,又买了100张牡丹江造纸厂生产的稻草包装纸,开始做试验了。
实验的参照物是废弃的水泥袋子,将其展开发现,是两层牛皮纸做的,上秤一量是一斤。而一张包装纸是100克,即二两,4张是8两,那二两则是胶的重量。也就是说,一个袋子要用6分钱的明胶,加上4张纸的造价1毛2分钱,才1毛8分钱。一吨磷肥用40个袋子,才7元2角钱。
她的磷肥卖到50元一吨,能赢利25元,纸袋要印上字,就算10元钱,还能赢利15元。而那磷肥没有包装会挥发,也不好运输,更不好卖。于是,她开始做建明胶厂和纸袋厂的计划了。
她要学习刘声的精神,用大锅熬胶。她算了账:5000吨包装纸能生产1000万个纸袋子,每个纸袋卖2毛5,销售额是250万元,而5000吨纸只能销售150万元,余下的100万则可以成为明胶厂的产值。
1000万个纸袋子需要200万斤明胶,也就是1000吨,需用5000吨骨头。如果直接收骨头,2分一斤就能收到,平均每天用14吨,是2万8000斤,仅县肉联厂每天就宰杀20头牛100只羊500头猪,老怀仁屠宰厂每天也宰杀20头马驴骡,30个公社都有屠宰场,骨源可以保证。
14吨骨头要用大锅去熬制,一个24仞的大锅可以熬500斤,60口就够用,用120人,烧稻草,一天有600元就能周转开,而两吨明胶就能卖1200元,能羸利600元,一年产值40万,赢利20万。
如果制一个袋加印字用2分8厘钱的话,产值又是28万元,挣的都是加工费。如果放到学校去干,全县有10多万中学生,每人才100个袋子,完全可以承担。28万勤工俭学收入对云鹏可是一个大数了。
唯一让柳维嘉没有把握的是纸张的粘合工艺,她想到了播种机厂,便去找马品一咨询了。
马品一看了她的实验后,便提出了把印刷机改成粘合机的想法:
造纸过程是纸浆经过一个热滾后,转动半周快速除水,形成纸带,纸带到出纸台面时会折叠成纸摞,待折叠到100张时,有一个压板下垂,压住纸摞,降下切纸刀切去折叠边,100张纸称做一刀就是这么来的。
切完一刀的纸摞要推向左侧,腾出地方给另一刀纸。切过一刀的纸到了左侧后要再转3个90度,去切其他三个边才产出标准纸幅。
马工要在切割台外设两个印刷机,印刷机具备自动续纸印刷功能,那纸通过系列滾动,经过铅字台,印出字来。他要将铅字台改成涂胶台,另一部印刷机则将未涂胶的纸先输到出报台面,就可和涂胶的纸粘合了。
马工说:“设计好的话,连印字都能完成。都是机械传动设计,不比播种机和收割机复杂,我愿意做改装印刷机的尝试。”
柳维嘉听后大喜,去找石书记做了汇报。
石书记说:“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核心是解放思想,我们通过省地直企业上了7个县直企业,各公社也可以依托县直企业办社队企业嘛。只要能挣钱,就是真理,那个明胶厂可以让信州城公社干,那个纸袋厂可以找另一个公社干,能把所有公社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好呢,让他们出资,自负盈亏,不怕挣的少,就怕伸手要。”
柳维嘉得到了石书记的支持后,便找到申广辉,要把明胶厂交给他们去干。
申广辉知道去水泥厂和白灰厂推销要比去商店和饭店推销的把握大,完成石书记交办的任务有希望了,便行动起来了。
他有协调商粮供的权力,到肉联厂发现,那每天500头猪的6万斤肉,有5万斤是调给地区和省城的,本县只用1万斤。仅猪骨就达1万斤,还不包括排骨脊骨,因为那骨头都连着肉卖了。而仅30个供销社就库存骨头3万斤,每天2万8000斤不成问题。而他们的纸坊因造纸厂动工,工人都去那里报名了,已经停工了。那里有水源,有厂房和院子,只要搭起锅台,就能熬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