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农村,是没有幼儿园托儿所一类机构的,孩子们都是无人看管的“散养”状态。
农村有句俗语“五岁六岁狗都嫌”,几岁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顽皮难管的时候。平时父母都在地里劳动,无暇顾及孩子们,村里的孩子们就成群结队的扎堆在一起玩耍,有的玩游戏,有的捉迷藏,有的钓鱼,有的爬树掏鸟窝,有的一起下水游泳......在一起玩游戏的孩子最多,游戏的种类也不少,比如跳皮筋踢房子板炮打波滚铁环打陀螺五子棋等等。
不过,容县位处湖区湿地,沟渠水塘很多,小孩溺水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一次,余晖跟小伙伴玩耍时,不小心就掉落到了水塘里,幸好有路过的大人发现,才被及时救了起来。经历过这件事情之后,秀莲就把还不满六岁的余晖送进了村里的小学。那时秀莲还当着村小学的校长,虽然只是个“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但校长还是有些便利条件的,上班的时候便也把余容带在身边,让他跟学校里的那些孩子一起“野”。他们兄弟两就这样在学校里,都被“看管”了起来。
这一年,高中毕业在家赋闲了一年多的余胜东,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此时,1979年2月爆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后已经打了整整四年多。为了保家卫国,华夏热血男儿都有心上阵杀敌,十八岁身高一米八,不但身强体壮身手敏捷,而且还有高中文化的余胜东当然也不例外。胜东凭借自身优秀的素质,一眼就被招兵的军官看中,很顺利地应征入了伍。
当兵和考上大学,当时在农村都是大喜事。农民的孩子似乎也只有这两条路,才能走出农村,改变泥腿子的命。只是自建村以来,余胜南所在的前进村就没有通过读书出息了的人,更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偶尔会有几个伢子去当兵。
这次村里一下子就有三个青年应征入伍,人们都欢天喜地,就为他们三个小伙子在村小学举办了一个隆重的欢送仪式。
余胜东和另外两个小伙子并排站列在主席台上,写着“前进村民热烈欢送人民子弟兵”的大横幅,被风吹得呼啦啦地直响。他们三个小伙子都已穿上崭新的绿军装,带着红色五角星军帽,胸配大红花,昂首挺着胸,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村长用学校里的大喇叭主持欢送仪式,先后邀请了部队干部政府领导和家属代表发言,最后让胜东作为入伍新兵的代表发言。
胜东从容地走到话筒前,从裤子口袋里掏出写好的发言稿,“嗯嗯”地清了清嗓子后大声念道:“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亲爱的父老乡亲,大家好!我很荣幸地代表前进村应征入伍的三名新兵发言!首先要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悉心栽培,是这片土地无私地养育了我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深深想念生我养我的家乡!这次我们光荣入伍,将一往无前勤学苦练奋勇杀敌,绝不给家乡人民脸上抹黑,绝不辜负家乡人民的重托与期望!我们保证:到了部队以后,将像我们村的村名一样,前进前进前进!谢谢大家!”
胜东发言还没结束,台下参加欢送的群众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给予胜东的掌声,比前面其他发言的人都要持久而热烈。
随后,在大喇叭嘹亮的音乐声中,脸蛋被画得红彤彤的小学生们,手捧塑料鲜花,在台上表演了几个精心排练过的歌舞节目。
村长宣布仪式正式结束后,台下立刻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村民们簇拥着胜东几人,依依不舍地将他们送上了县武装部派来接新兵的卡车。
余晖牵着余容,穿梭在送别的人群里,嘴中不停地喊着:“我叔叔要去当兵了!我叔叔要去当兵了!”满心骄傲。
胜东一路都沉浸在兴奋和喜悦中,丝毫没有注意到人群中瘦小的余晖兄弟。他被送别的人群推拥上卡车后,用一只手扶着车厢的护栏,抬起另一只手向车旁边不远处的胜南和秀莲使劲地挥手告别,不久后卡车就绝尘而去。
余晖兄弟和一些小朋友追着卡车的尾尘跑了好一阵子,被远远落下后,才扫兴而归。
农村常说“长兄如父”,尤其是胜南,本就比其他弟妹大了很多,从小就是他带着弟妹们一起长大,在弟妹们心中早已是父亲般的存在。虽然胜南夫妇早就分家单过,但弟妹们的事情他俩从来都不会不管。
此时,大妹胜花已经在谈婚论嫁;13岁的小妹爱花,小学毕业后顺利地升入了镇上的中学。这次送完弟弟胜东入伍后,胜南夫妇顿时从心里感觉轻松了不少,生活一下子又添了些许盼头。
胜东到达部队后没多久,就给家里寄了一封家信。信中除描述了他初到部队时耳濡目染的各种“奇闻轶事”,还提到了他希望尽快完成新兵训练任务,然后就赴前线去参加打击越南侵略者的战争。字里行间,都是胜东对部队生活的喜悦和可能要参与战斗的满心期待。胜东还在信里夹带了一张那时难得一见的彩色照片他全副武装独自驾驶着军用三轮摩托的飒爽英姿。
信是直接寄给胜南的,信开头的称呼也是“哥哥嫂子”。胜南看着胜东信中的描述,也对部队的生活充满了遐想。他为有这个弟弟感到骄傲,感觉弟弟不仅长大了,而且还出息了,仿佛胜东马上就要成为从战场凯旋归来的英雄似的。在一旁一起看信的秀莲,也发自内心地替这个小叔子感到高兴。
余晖和余容从父亲手中抢过照片,凑到一起仔细地端详,只觉得叔叔真是威风凛凛,余容甚至还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我长大也要当兵”的想法。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胜南再也没有收到过胜东的来信。国内的报纸上广播和电视里,到处都在宣传对越反击战中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媒体描述出来的血淋淋的战斗场面尸横遍野的战场和从战场上抬下来的痛苦呻吟着的受伤战士们的画面,无时无刻不在增进着胜南对胜东安危的担心,初次收到胜东来信时的喜悦,此时已经荡然无存。
胜南去问过村里同去当兵的那几个人的家属,他们也都说没有收到过来信。胜南只好去镇上问同样当过兵的李刚,李刚告诉胜南说,据他所了解,出于严格保密的需要,准备参加战斗的部队是不允许士兵给家里写信的。
从未经历过战争的胜南,此时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逼近和对亲人身处战场的担忧。
他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中,秀莲见他回来,就问他打听的情况怎么样?胜南便对秀莲说:“李刚说战斗部队为了保密,不允许士兵给家里寄信。”
“那胜东是不是已经上前线了?”
“可能是。”
“胜东可千万不能出事,一定要平安回来……”秀莲不禁更加担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