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盗墓:跟着姚师爷的那些年

第353章 民国马帮

  看了照片,许某人心中大喜,询问道:“老大爷,您祖上是跑马帮的吗?”

  “那你看,我太爷爷,不到三十,就有60匹马了,是汉中地区最大的马帮,外地马帮想路过汉中,那得先带着礼物来拜门。”

  我听明白了,这是个多才多艺的队伍,有货物就是马帮,没货物就是响马。

  张喜顺得意道:“要是按照你们东北的规矩,你们还得叫过一声垛爷呢。”

  我起身恭敬一拜,拱手道:“拜见张垛爷。”

  张喜顺一时间有点激动,眼睛里有点汪水,四驴子想说话,我对着他摇了摇头。

  如果是马帮中人,我们不能随便说话,既然张喜顺愿意被称呼为垛爷,那咱就捧他呗。

  马帮有一套自己的语言,也就是黑话。

  马帮的黑话并不像土匪黑话那样,而是有一些禁忌,比如不能说危险翻车败了亏了豺狼虎豹等一些词汇,更不能提及路途凶险等话题。

  要不然,马帮的垛爷会发怒,坏了规矩,弄死在路上都没有管。

  在东北,马帮管事的叫做垛爷,南方有些马帮称呼管事的为锅头,锅头培养的接班人叫做二锅头。

  别看只是个赶马帮拉货的辛苦行当,那垛爷可是门前贵客,得好生招待。

  为啥?

  因为垛爷多多少少和当地的土匪有关系,也就是土匪能卖垛爷的面子,留下点买路钱,马帮能顺利通行。

  所以,垛爷也是也是土匪的马眼子,就是眼线的意思,有时候风紧,土匪不能下山,生活物资还得靠马帮提供。

  如果哪个商号怠慢了垛爷,那垛爷在土匪耳边吹吹风,土匪的买卖就来了。

  理论上来说,马帮也是江湖帮派中的一个大帮,走南闯北见识多,只要钱到位,那是啥地方都敢去。

  张喜顺道:“你们要去哪?啥时候出发?需要多少人?”

  我拿出手机打开了地图,张喜顺根本看不清,于是我大概形容一下。

  张喜顺砸吧嘴道:“你说的地方,能去,不过得不少人。”

  我听明白了,这是想多要点钱,我接话道:“需要多少人?得准备多少钱?”

  张喜顺深吸一口气,低头掰手指算计。

  四驴子懵逼地看着我,我摇了摇头,示意他别说话。

  张喜顺掰了五六分钟手指头,缓缓道:“得个七八千。”

  四驴子喜上眉梢,我却有了担心,只要七八千,怕不是想要绑架我们吧。

  此时,我有点后悔拿出那一万多块钱了,露富了,真怕张喜顺心怀不轨。

  “你们想什么时候上山?”

  “越快越好。”

  “这地方,快不了,最快也得十天以后。”

  “啊?那么久?”

  张喜顺笑道:“你说的地方,我年轻的时候去过,十几个人的队伍,还有洋人呢。”

  “您去过?”

  “汉中周边就没有我没去过的地方。”

  “他们去干什么?”

  说完,张喜顺脸色一变道:“不知道。”

  我心里咯噔一下,是我坏了规矩。

  四驴子问:“你带进去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张喜顺反问:“我问你们去那干什么了吗?”

  四驴子被问得哑口无言。

  没想到张喜顺先祖的马帮还是个牛逼角色,是个走暗货的。

  这种马帮只需要货物重量和送到哪就行,从来不问拉的是什么货,又或者是什么目的。

  民国时期的马帮都是根据货物的种类要价,比如瓷器类的易碎品烟土类的违禁品茶叶类的易潮品,这些都是要价高的货物。

  而走暗货的人从来不问是什么货,货主怎么吩咐,马帮怎么运输,唯一的赚头就是要价高。

  走暗货的人也得有实力,黑白两道都能打点,有能力保证货主不受损失。

  张喜顺越是拍着胸脯保证,我心里越是发虚。

  我直接问:“你想要多少钱?”

  “我得找七个人,你给八千块钱吧。”

  “行,桌子上是一万多,你先用着,我们先走了。”

  张喜顺愣了一下,笑道:“那行,有一万块钱肯定够了,进山的东西我准备,你们人去了就行吧,留个电话,我这边准备完了给你打电话。”

  本以为张喜顺会拿出电话,给我们打个电话,没想到他拿出来一个烟盒子和一个铅笔头,铅笔头还是活动的。

  我写下了电话号码,张喜顺让我们吃了饭再走,他还拿出了半只冻得咣咣硬鸡。

  此时,我只想尽快脱身。

  我们借口天色已晚,直接离开了。

  下山的时候,我还在后怕,要知道张喜顺家里干过马帮,我都不会来找他。

  四驴子见我眉头紧皱,疑惑道:“狗哥,你拉裤兜了啊。”

  “上车说,尽快走。”

  “一个老头子,你害怕啥,不吹牛逼,那身子骨的,我能打三个。”

  赵悟空接话道:“我能打五个。”

  “二位老哥,他还要找好几个人呢,要是七个人,咱三个对付七个,气门都得被拔了。”

  四驴子不屑道:“操,你怕个啥呢?他要是还玩马帮那一套,能住那样的环境吗?墙上糊的报纸都是94年的,快他妈二十年了。”

  “那水浒传里的孙二娘开的铺子,还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店,谁知道他们的老巢在哪呀。”

  “滚吧,你天天心思这么重,早晚有一天变秃子。”

  “我心思重吗?”

  “你和花木兰一样烦人,简单的事,经过你俩一分析,肯定变复杂,咱他妈一个花钱雇向导的事,你考虑那么多干什么。”

  ......

  此后的几天,我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向导,但一听要走鳌太线,所有向导都是直接拒绝,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最后价格开到了十万,也没人愿意去。

  没办法,我们只能抓紧张喜顺这根绳子,就算以后被他敲诈几十万,我也认栽了。

  七天后,我接到了张喜顺的电话,张喜顺打电话全都靠吼,咱也不知道他是听不见还是怎么着,反正我俩就是各说各的。

  我问他都买啥装备了。

  他说后天出发。

  我又问带点什么东西。

  他告诉我在头道河会合。

  反正就是我什么他不搭话,他说什么,我也听不明白。

  后来有人接过了电话,礼貌道:“你好老板,我大说后天早晨六点,你们在头道河会面。”

  (大,三声,在陕西方言中是父亲的意思,大概是这个意思,有可能是长辈的意思,我也不确定。)

  我也换作一副谦卑的语气道:“你好你好,你们那边几个人?”

  “八个人,都准备好了,你们那边后天行吗?”

  “行。”

  “行呢行呢,那咱们就说定了,可不能变了。”

  挂断电话,我心里五味杂陈,张喜顺马帮出身,家里还有马牌撸子,要是想对我们不利,那真是易如反掌。

  我们为了打好开门炮,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找张喜顺,就算是张喜顺把刀架上了,我们也得把脖子洗干净

  其实他俩都觉得张喜顺是个干巴老头,没啥杀伤力,只有我有些担心,我也希望我的担心是杞人忧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