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训强压离席前往后宫见朱氏的冲动,举杯邀诸大臣们共饮起来。
理智虽让柴宗训明白,决不可触碰朱氏,然而身为万事万物予取予求权力极致的皇帝,这种想要却不能要的压抑,却让柴宗训心中升起了一丝愁绪。
个多时辰的宴饮下来,柴宗训已有些微熏。
殿中歌舞升平,一片欢娱之景。
礼部尚书寇准狂饮了数百杯,脸已微红,笑道:
“陛下,如今盛世景像,乃我周人往昔从不曾敢想也!
今日欢宴,臣意兴忽起,作一词献丑,请陛下不吝指正于臣,幸甚。”
柴宗训微笑道:
“今日除夕新年佳节,普天同庆!
寇爱卿状元之材,正要听爱卿佳作。”
寇准谢恩后,缓缓吟了起来:
“甘草子·春早
柳丝无力,低拂青门道。暖日笼啼鸟,初坼桃花小。
遥望碧天净如扫,曳一缕轻烟缥缈。堪惜流年谢芳草,任玉壶倾倒。”
柴宗训赞道:
“好一个“堪惜流年谢芳草,任玉壶倾倒”!
“春风得意马蹄疾”,亦不如寇爱卿之畅快。”
寇准出身名门世家,青年即高中状元,又得皇帝柴宗训器重,是以全词洋溢着欢快幸福之情。
一时殿中众臣多是赞美之声。
“文华公”李煜道:
“陛下开创如此民富国强诗酒风流之盛世,诚百姓之福也。
今日新年新气象,臣也胡乱填得一词,还请陛下斧正。”
柴宗训笑道:
“文华公太谦了,爱卿所做,必是佳品!
快快吟来,以助酒兴。”
李煜谢恩后,眼睛出神,似看入了另一个时空,一字字吟道:
“一斛珠·晓妆初过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与宴众臣皆笑称此词香艳,尤其是“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句,令人浮想联翩。
张齐贤等众臣都起哄恳求皇帝柴宗训作一首词,作为今日新年宴会的压轴之作。
柴宗训手抚酒杯良久,心中徘徊于刚才席初所见的李沆妻朱氏的美艳动人,一转念间,一首词作浮上心田,当即吟了出来: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刚一吟罢,与宴群臣尽皆赞叹不已。
“义忠王”钱弘俶笑道:
“陛下此词,将男女初遇即中意的多情而不得,写尽矣!
多情易伤,不如无情!哈哈!”
柴宗训听了,苦笑了一下。
殿中正喧嚣热闹的谈论几首新词时,忽听李沆道:
“臣今日闻陛下仙品佳作,前几月赴钱塘一带公干,登六和塔,一时遐思绵延,也想作一首诗续貂。”
柴宗训微颔首,道:
“朕尚从未听过李爱卿作诗,正要一开眼界。”
李沆谢恩后,嘴角苦涩之意一闪即逝,吟道:
“题六和塔
经从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
此诗一出,集英殿中人皆大为愕然。
李沆得宰相李涛赏识,少年即高中进士,如今又是皇帝心腹,四十岁不到即身居次辅高位,今天在此气氛欢庆的新年宴会上,做出“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这样竟然想要仕途引退的词来,岂能不让众人惊讶。
殿中所有人中,唯有皇帝柴宗训心中明境一般。
柴宗训深知贤臣的重要性,一个才能杰出的重臣任免,甚至关系到一国社稷之安危。
“因一人而兴一邦,因一人而毁一国。”
即以自己的大周为例,父皇选用的托孤大臣范质王溥等人不胜任,险有大周江山被赵逆篡夺之遗害社稷民族之大祸。
而才干出众的重臣,如自己诛杀赵逆后信重的李涛王著为相,立使朝政清明奸佞之人无所遁形,且在自己指示下,能提出“废推举制恩荫制”官员考成法乡贤制等作用巨大,影响深远的善政来,可说社稷安稳是赖也。
而李沆仕官十余年来,可称对公务无不殚精竭虑对官员任命无不详细考察,对皇帝无不勤加劝勉;
从不在朝廷说一句过分之言,从不收受任何人贿赂,从不对弹劾自己之人恶语相加;没有过一刻内心膨胀,没有过一时不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任何一丝骄横奢侈的传闻。
尤其是李沆的洞察力,在满朝文武中乃翘楚,和李涛不相上下。
如此之贤臣,自己岂能因为好色而埋没了他?
柴宗训连忙正容道:
“李爱卿为官端严,眼光透彻,又方当壮年,岂可有辞官归隐之心?
李文正公视愛卿为衣钵传人,朕亦素知爱卿材能,未来封公拜相,亦不是难事!”
李沆行礼道:
“多谢陛下圣恩!
臣出身贫寒,于社稷又无何功劳,得陛下委以重任,才不足克当,心实惭愧!
乞能与拙荆同归故里,平淡终老。”
李沆刚才在席中见到皇帝柴宗训看自己妻朱氏的神色,立知柴宗训色心大动。
想起传闻中的柴宗训与花蕊夫人之事,不由心中忐忑。
以韩通韩徽父子俩对皇帝柴宗训的忠心耿耿功劳卓著,花蕊夫人尚且被皇帝收为禁脔,密养于韩府别院之中。
再加上皇帝年幼时即爱慕第五朝露这绝世美人自小纳入皇宫中养成的“好色”名声,李沆自问若皇帝看上朱氏,自己无法保护朱氏周全。
因此,一番内心考量纠结后,实在舍不得如花美眷的李沆,便想辞官归隐,携妻朱氏回归故乡。
柴宗训不悦道:
“李爱卿,朕即说了汝乃社稷大材,岂可再推让?
难道爱卿心中有何对朕的不满吗?!”
李沆当即不敢再说。
宴会结束后的酉时,柴宗训步行回庆寿殿的路上,随侍身后的殿前太监总管小六子忽道:
“陛下,奴婢有法子将朱氏纳入后宫中!”